贵州餐饮,为什么爆火?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11:21 1

摘要:过去两年,贵州菜绝对是最火的品类,没有之一。以贵州酸汤火锅为例,年增速高达25%,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6.5亿。不论是B端还是C端,贵州菜都出尽了风头。“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贵州,如何从“小透明”站到了中国餐饮的C位,成为中国餐饮的创意源泉?贵州本土餐饮,还有

过去两年,贵州菜绝对是最火的品类,没有之一。以贵州酸汤火锅为例,年增速高达25%,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6.5亿。不论是B端还是C端,贵州菜都出尽了风头。“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贵州,如何从“小透明”站到了中国餐饮的C位,成为中国餐饮的创意源泉?贵州本土餐饮,还有哪些待挖掘的潜力?七月的盛夏,带着好奇与疑惑,笔者来到了“爽爽的”贵阳,希望能从这个新晋的网红之城身上,找到贵州餐饮爆火的底层逻辑。贵阳餐饮的AB面,“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初到贵阳,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就扑面而来:老城区到处是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登高爬低、街巷纵横,市井气十足;而另一边,新城区的城市界面既新潮又现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座一线城市。“云岩区的烟火气,观山湖的CBD”,这种“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反差,割裂感十足。有人在小红书上问:“为什么贵阳人不焦虑?”答:因为焦虑的人都离开了。“娱乐至上、吃喝万岁”,在这两个城市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总结一下:回想五年前,长沙绝对是中国餐饮的第一高地。以文和友、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为代表的一大批餐饮品牌崛起,品牌估值和融资屡创新高;中国一半以上的消费基金经理都飞去长沙考察,全国各地的餐饮人也都前去长沙学习考察……今天的贵阳,就好似五年前的长沙。从商业环境来看,贵阳的头衔太多了,“火锅第一城”、“咖啡第一城”、“夜生活第一城”、“剧本杀之都”……在吃喝玩乐上,贵阳人领先太多;根据2023年《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贵阳人在“愿意花钱取悦自己”的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二,“早C午T晚A”,贵阳年轻人在新消费上与一线城市丝毫没有代差;从餐饮发展来看,贵阳多元的本土餐饮文化无可比拟,且未被过度商业化。不论是火锅、烧烤、粉面快餐,还是咖啡、精酿等品类都有非常好的基础,处在爆发的前夜;贵州各地的美食在贵阳进行二次发育,全中国的餐饮人完全可以去找样板,抄作业;从产业政策上看,2025年贵阳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培育扶持一批精酿啤酒品牌”;对于咖啡行业,政府要主导构建“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营造“为了一杯咖啡来贵阳”的消费氛围。行业做得怎么样,土壤最重要。我们有理由期待贵阳餐饮的大爆发,贵阳能否成为“下一个长沙”,我们拭目以待。写在最后贵阳餐饮爆火,但在这一波的行情里,贵州本土的餐饮品牌并没有吃到多少红利。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贵州菜这么火,但是我们能说出几个贵州本土的餐饮品牌?贵州餐饮出圈了,但贵州的餐饮品牌以及餐饮人都没有走出去;贵州餐饮火了,但成就的全是外省的餐饮人。东北的餐饮人在深圳卖起了贵州烧烤;重庆人在成都把花溪牛肉粉卖得风生水起;风靡北上广的“贵州bistro”,是地道的武汉品牌……也许是跟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习惯了安逸生活的贵州餐饮人,没有湖南人那种“霸得蛮”的性格,也缺少制霸全国的野心。但是,在这场贵州餐饮的盛宴里,贵州餐饮人不应该缺席。好消息是,一些改变正在发生。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一批贵阳本土的餐饮品牌开始尝试走出去:去茶山已经在上海、广东、江苏等多省开店,其中广东佛山首店开业时,最高日出4000+杯,最长等待时间超过6小时;大胖刘烙锅在北京开出四家店,其中五道口店国庆期间排号超 5000 桌;咖啡品牌也走出了舒适圈,乔治队长去了最卷的城市上海,SeekSeeking试水重庆……总的来看,贵州餐饮有很长的品类纵深,除了“酸汤”以外,烙锅、粉面、奶茶、咖啡、冰浆都有机会跑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未来,贵州本土餐饮仍需在品牌、运营、供应链和资本上发力,想办法解决贵州菜在“省内土,省外高级”的问题,以及如何保证“烟火气不被工业化取代”的问题。能不能把握住难得的市场机遇,找到属于自己的“贵州模式”,是每个贵州餐饮人的时代命题,希望贵州餐饮能够一路向“黔”,不做网红,做长红。

来源:酷哥美食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