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败家子,这词儿说起来轻巧,可真摊到帝王头上,可就是改写天下局面的事了。你说一个家底厚实的王朝,到底得怎么折腾,四年工夫就能把爹积攒下来的好局面给搅和个精光?唐穆宗,这位史书上不算露脸的皇帝,他的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说个最痛快的事儿——地方的
败家子,这词儿说起来轻巧,可真摊到帝王头上,可就是改写天下局面的事了。你说一个家底厚实的王朝,到底得怎么折腾,四年工夫就能把爹积攒下来的好局面给搅和个精光?唐穆宗,这位史书上不算露脸的皇帝,他的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说个最痛快的事儿——地方的兵权啊,刚理顺,又全散了。
要说最开始,唐宪宗这人挺有章法。老人家瞅出来,光靠杀伐镇不住军头儿,得另辟蹊径,于是拿出一套恩威并施的招数。大体上的法子就是,给节度使们名分、钱财,抚恤加官,不直接掰腕子,却边抚边收。等节度使的权利一步步给稀释了,让各地的权力分到州、县,把兵权拆开,再也组不上大气候。这军头儿也好比一锅沸水,被他一点点分开小锅控火。你看,这日子眼瞅着就往太平路上走。
谁想人走茶凉,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唐宪宗莫名其妙一命呜呼,剩下一摊事情,刚抬手,还没捏热乎,唐穆宗上台了。老爹的那点苦心经营,他一口气全都给散了。你要说年轻人嘛,总喜欢折腾,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皇帝的那些谋臣大臣,偏又提出一计,想学着瘦身,把各地节度使麾下八分之一的兵力削掉。
办法倒挺简单,没人考虑后果。官府下命,两千将士砍掉一百六十个——这些兵呢,一夜之间成了无业游民。你见过当惯了兵的糙汉,突然叫他种田收租?说难听点,大刀长枪都还捏得紧,谁知道转天混哪路去了。可不嘛,原来的兵变成了流民、惹是生非的亡命汉。更狠的,干脆拉兄弟伙直接做上土匪,路见钱财就抢。社会风气一下就裂开了道缝。
说句闲话,这种“杀鸡取卵”的主意,坐在京城的老官们看着挺妙,埋头一想,满朝堂的策论、奏章,大多是“先削后安”——可谁看得见将来的祸害呢?底下士兵心头一慌,怕自己哪天也落得流落江湖的下场,冷不丁就把怨气撒到将领身上。将领心里也炸了锅,自己饭碗都端不稳,手下闹开会,推翻你分分钟的事。
于是节度使跟士兵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不怕中央不听,就怕兄弟们反水。热锅上的蚂蚱可不是闹着玩的,就这么一圈一圈地折腾,地方的将军、兵士彼此绑得更紧。说到底,这唐朝的中央政府,再也压不住这群靠刀吃饭的主儿了。以后宋太祖黄袍加身,一群大将逼着皇帝下台,这条“兵变成习”的路,其实打这时候就种下了。
唐穆宗登基不到两年,有个插曲闹得不小——河北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了,按规矩,节度使的儿子被捏在中央做人质。别看这规矩严,可下面的军头儿认的不是你血脉,而是你有没有本事。所以一瞅朝廷不让人回来,立马自己推举王承宗的弟弟王承元扛起大旗。
朝廷一听急了,赶紧打乱原定人事,马上调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去成德,武宁节度使李愬换魏博岗位,义城的刘悟又调去昭义。其实这几位将军也不是外人,都是当年削藩立过头功的铁汉。田弘正立了大功,高高兴兴奔成德去了,却一头撞进地头蛇窝里。果不其然,昔日老仇人哪能认你做大哥,上任没几天,人家就连锅带碗把田家三百口通通请上了路,尸骨无存。
有些事情说出来叫天理难容,可换个角度,你就明白——地方上看得一清二楚,敢听中央的谁都死得惨。以后,任你皇帝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没人愿意傻乎乎往里跳火坑了。
至于军队怎么选节度使?牙兵们说了算,根本甭管什么宗法、遗嘱。成德军头换了个姓王的王庭凑,日子照常过就是了。
这时候事情就更糟了。卸下魏博公事的李愬,本来杀伐果断一条好汉,无奈病倒在床,没几天嗝屁,魏博顿时没了主心骨。田弘正死了,留下儿子田布擦着老泪挑大梁,想重整旗鼓。当时中央还一个劲儿往魏博催粮催兵,田布两头为难,结果部下发火,直接闹兵变。说来可悲,田布这小子跑到爹的灵前磕了个头,自个儿把命给断了。魏博这个老牌军区,也就再也不归朝廷调遣了。
说到刘悟,这位猛将当年俘虏过大藩李师道,是条英雄。结果宦官一天一个花样,明着暗着逼他就范。刘悟脾气硬,把监军太监给关了。等太监趁乱逃出去告状,刘悟哪里敢再进长安?干脆耍起“划地为王”,从今往后不鸟中央怎么折腾,咱河北三镇自个儿过。
这么点事,听着像连环祸。三个镇子本来靠得住,这下都冒尖,纷纷自立。原本还在京里谈削藩的文官,这会儿倒好,一个比一个掉头争权。更倒霉的是江淮那头,本该收复的地盘,大将王智兴一言不合,带兄弟们劫了官粮自立,还把地方上的大员杀了泄愤。
一来二去,局面就彻底塌下来。四年,一痛快秋梦,唐王朝靠近百年的安稳,灰飞烟灭。河北彻底割据,河南叛乱,江淮失守。官们还在朝堂吵嘴,地方的兵卒刀枪入手,看谁还认这京师的招风旗?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也能卷走无能者。唐穆宗这四年,像极了一个有钱人倒腾家业,哪怕不懂生意,也想一把抓住,却没想过那些“砖砖瓦瓦”的兄弟团队,也需要面袋里的白面、碗里的饭菜。
历史转弯可能悄无声息,也许某天某个无名卒子扔下兵器,转头进了盗匪窝子;也许某位英雄不甘受辱,暗夜里披起成德的战袍。这些散落民间的赤脚兵,或许在“王朝”的悼词里连个名字都留不下,可是,谁说他们不是改写历史的人?
至于唐王朝,还能不能翻身?咱也不敢妄下定论。只是那些被改写的命运和家国盛衰,在史书和街巷间悄悄流转,留下一串问号,等着后人去琢磨——到底是哪个瞬间,局面塌了,天平翻了?说到底,哪能全怪一个败家子,谁又没有难解的结?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