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冠军新鲜出炉,“短腿博士”夺冠,难道港姐神话终结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1:14 2

摘要:而今年的冠军——被戏称为“短腿博士”的陈咏诗,拿下桂冠,反倒让人更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现实:港姐,从“绝色天花板”到“高知才女”,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转向。

说实话,看完2025年的港姐比赛,我心里只有一句话:神话是真的落幕了

别误会,我不是单纯骂姑娘不美,港姐选美舞台上的女孩,学历、气质、台风,样样都不差。

可问题是,这玩意儿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是拼学历的。

它拼的是“惊艳”,拼的是“一眼入魂”的感觉。

而今年的冠军——被戏称为“短腿博士”的陈咏诗,拿下桂冠,反倒让人更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现实:港姐,从“绝色天花板”到“高知才女”,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转向。

冠军陈咏诗,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现在在伦敦大学读博士,还是前香港体操队的运动员,拿过公开赛个人全能冠军。论履历,她堪称“别人家的孩子”模板。

可偏偏,她的长相被网友一眼挑出问题——视频里明显的“短腿”,气质偏路人。

有人吐槽得很直白:“在内地做个网红都火不了吧,还能当冠军?”

亚军施宇琪,SAT满分、AP全优,外貌有点“盖尔加朵”的影子,还真有点港姐该有的“星味”。季军袁文静,硕士学霸,腿长腰细,可惜粤语太生涩。

看下来,十强里个个是高材生:会金融的、玩小提琴的、搞舞蹈的,甚至混血儿都有。

可要论“绝色”,论那种让人心头一震的美,说句不好听的,放在八九十年代,连陪跑都够不上。

这就是落差。学历再高,气场再自信,但观众想看的港姐,和眼前的现实,隔了一个时代。

别忘了,港姐比赛能火五十多年,是因为它曾经是美人的金矿

1977年的朱玲玲,优雅端庄;1988年的李嘉欣,被誉为“港姐颜值天花板”;1991年的郭蔼明,用美貌与智慧撑起了港姐的另一种范式。

那时候的舞台,连“陪跑”的都能封神。李绮红,至今被网友喊“甜妹天花板”;蔡少芬,当年只拿了季军,如今是公认的戏骨。

再往后看,港姐几乎是香港娱乐圈的“女神孵化器”。张曼玉、袁咏仪,哪一个不是从这里起步,最后红遍大江南北?

而舞台背后,更是充满江湖气。

富豪们坐在评委席、后台,眼神扫过佳丽,台上是选美,台下是资源、豪门、八卦的混合体。刘銮雄、霍英东,那些大佬的故事,你懂的。

换句话说,港姐不只是选美,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香港八九十年代的繁华——美人如云,资本狂欢,阶层跃迁。

有人说,现在的港姐“质量下滑”,我倒觉得,是环境变了

第一,女性命运的选择变多了。在过去,美貌是阶层跃迁的门票。今天,读书、创业、直播,机会多到眼花缭乱。参加港姐,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且越来越不是最优解。

第二,港姐光环褪色。近几年的冠军,基本上赛后无声无息。比如2019年的黄嘉雯,当时被称为“翻版李嘉欣”,结果只演过一部小三角色,就彻底查无此人。

2020年的谢嘉怡,被吹成“十年最美”,如今只能转行。港姐不再是通向巨星的捷径,最多是个短暂热度。

第三,资本换代。当年的港娱背后,是博彩、地产大佬撑场,如今他们的权力和资源都不在了。TVB自顾不暇,演员们忙着跑内地综艺,谁还把港姐当成全民狂欢?

说白了,港姐的“神话”,靠的是美人+资本的联动。

美人还在,但资本撤了,江湖没了,舞台自然寡淡。

有意思的是,香港这边港姐走下坡路,而中国本土的“选美/选秀”,却在互联网时代玩出了花。

看看各大平台,哪一个不是“全民选美”?颜值高的、气质独特的,随时能靠流量出圈。

再看内娱这几年火的女演员、女偶像,几乎每年都能冒出几个惊艳的面孔。内地的审美土壤没断档,反倒越来越多元。

于是港姐舞台上的“博士+短腿”组合,一对比,就更显尴尬。

你说观众为什么会喊“取消吧”?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横向比较的失落感太明显。

从1973年到2025年,港姐走了整整52年。

它的巅峰,承载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和美学标准。可时代变了,当年的江湖已经消散。

今天的港姐,靠学历撑场,靠学霸buff刷热搜,或许也没什么不好。

只是观众要的那种“绝色天花板”,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这不是某个冠军的问题,而是整个舞台失去了属于它的土壤。

港姐神话,是真的结束了。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