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秋的皖南,青山如黛。在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蒋山村,一座白墙黛瓦的皖南民居静静矗立——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山新四军二支队宿营地旧址,更是与人民检察事业有着特殊历史渊源的红色地标,因为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曾在此指挥苏皖边区的抗日斗争。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宿营地旧址。(2021年)
初秋的皖南,青山如黛。在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蒋山村,一座白墙黛瓦的皖南民居静静矗立——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山新四军二支队宿营地旧址,更是与人民检察事业有着特殊历史渊源的红色地标,因为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曾在此指挥苏皖边区的抗日斗争。
1938年冬,张鼎丞与粟裕率领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进驻蒋山村张村,以张氏宗祠为宿营地。在随后的六个半月里,这里成为苏皖边区抗战的指挥中枢:这支队伍与日伪展开119次浴血奋战,毙伤敌伪3942人、俘虏453人,队伍也从最初的1700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成为守护一方的抗战中流砥柱。八十多年过去,当年烽火连天的战场虽已归于平静,但这片浸润着革命精神的土地,仍镌刻着张鼎丞等先辈的奋斗足迹,也为今天的检察人留下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检察使命的精神坐标。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座承载着特殊记忆的革命遗址,正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保护难题……
历史资料
从首任检察长战斗过的地方开始
让抗战精神在这片热土永续传承
2024年3月,宣州区人民检察院根据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安徽省文物局《关于开展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活动要求,组织干警对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在蒋山新四军二支队宿营地旧址,检察官们看到了令人揪心的景象,院内杂草丛生,屋顶多处漏雨,地面留有积水痕迹,木质结构存在腐蚀隐患,后院消火栓柜被大风吹毁,消防设施严重损坏。
面对发现的问题,宣州区检察院经向相关行政机关调取文保单位资料、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现场调查后,于2024年4月7日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响应、协同行动,不仅对破损的旧址建筑和房屋完成四处修复,重新固定了消火栓及消防水带,还推动行政主管机关与属地政府共同建立了文物保护常态化工作机制。截至2024年6月6日,该旧址的消防安全隐患已全部排除。
然而,检察监督工作并未因初步整改而放松。今年6月初,检察官在后续走访中发现,尽管前期具体问题已处理,但由于消防合同到期后未及时续签,致使司令部旧址与张氏祠堂等文保单位的消防保障处于“真空状态”。针对这一新风险,宣州区检察院于6月27日再次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系统履行文物保护职责,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排查,落实整改措施,并同步建立起消防安全定期检查与合同续签的动态管理制度。
"这些革命遗址不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记忆。保护好它们,就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承办检察官表示。如今,修葺一新的革命遗址吸引着越来越多前来瞻仰的人们。志愿者们讲述着新四军二支队的抗战故事,孩子们在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中感受着革命精神的洗礼。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由检察公益诉讼守护的历史记忆更显珍贵。从张鼎丞将军到今天的检察人,跨越八十余载,守护的不仅是革命遗址,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正如一位当地居民所言:“每次带孩子来这些旧址,看新四军的抗战故事,都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
抗战档案
重温历史,寻觅红色故“狸”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系始建于清末的皖南民居,位于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蒋山村,201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是南湖大章自然村最大的古建筑,2012年被安徽省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6月上旬,新四军二支队按照中央和军部指示,进入苏皖边区,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同年秋,张鼎丞、粟裕率二支队机关先后进驻狸桥镇上冯村、慈溪、塔山村、晏家堡。同年冬二支队司令部驻扎在狸桥蒋山村张村,领导武装抗日和群众工作。
从1938年7月到1939年12月,张鼎丞、粟裕指挥二支队及抗日民众与日伪进行多次浴血奋战,大小战斗共计119次,毙伤敌伪3942人,俘虏敌人453人,缴获枪械和军用物品不计其数。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进驻张村6个半月里,他们浴血抗战,打击日伪,坚定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司令部在张村驻扎期间,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苏皖边区播下抗日火种,队伍由最初的1700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成为苏皖边区抗战的中流砥柱。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驻扎在狸桥镇蒋山村张村期间以张氏宗祠为宿营地。张氏宗祠位于张村东北侧,建于清晚期,座南朝北,为三开间木质结构,房屋前有院落,大门为八字形,门两侧的墙壁上有石雕,图案精美,门前有一水塘。
该旧址承载了当年新四军二支队在皖南抗日活动的历史信息,同时也具有宣城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是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来源:小超老师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