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情境默写与语言文字运用题”专项300练(111)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5:50 1

摘要:《赤壁赋》中苏轼饮酒乐极,扣舷而歌,其中“ , ”两句借“美人”意象喻理想之遥不可及。

【学生版】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苏轼饮酒乐极,扣舷而歌,其中“ , ”两句借“美人”意象喻理想之遥不可及。

(2)朱自清称赞荷塘月色“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归有光的书斋“项脊轩”在明月之夜,“ , ”亦是“光与影”的和谐共奏。

(3)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征意义丰富。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推崇菊花,他们种菊花,佩戴菊花,用诗歌吟咏菊花,如“ , ”。

20.病句

画家对食物的体验,对生活的洞察,也是他们对味觉的敏感,这些与味觉有关的作品构成了中国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其中的经典作品,营造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独特审美维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8~20题。

中国艺术史上,有不少关于画家与美食的佳话。 古代的苏轼,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与美食有着 ① 。

元代画家倪瓒与美食的关系尤为特殊。倪瓒是“元四家”之首,字云林,他撰写过一部《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书中收录了大约50种菜肴和面点的制作方法,其中一道佳肴做法独特,以倪瓒的字命名,被称为“云林鹅”。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倪瓒的美食极为推崇,云林鹅这道莱因而 ② 。至今有600多年历史的云林鹅已经成为苏州经典名菜。

近代画家张大千既是公认的国画大家,也是有名的美食家。在艺术创作方面,张大千采众家之长。他喜欢临摹前人经典,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点。这跟他在美食方面的广泛探索 ③ 。张大千云游四海,采纳众菜系之长,创造了“大千菜”,据说每一道菜均色香味俱佳。张大千有不少与饮食有关的作品,他的《菜根香》一画中,所呈现的对象就是普通百姓日常饭桌上的蔬菜,在画里,清脆的白菜和鲜嫩的菜根,被艺术家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品格。

美食之境与艺术之境是相通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境界,常不离百姓日用。画家不仅在美食体验中获取灵感,还常在美食体验中成就他们的艺术创作。 画家对食物的体验,对生活的洞察,也是他们对味觉的敏感,这些与味觉有关的作品构成了中国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其中的经典作品,营造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独特审美维度。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教师版】

20.病句

17.(1)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2)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或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或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或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或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0. 画家对食物的体验,对味觉的敏感,也是他们对生活的洞察,这些与味觉有关的作品构成了中国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其中的经典作品,铸造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独特审美维度。

[①逻辑关系不当,应该先有“味觉的敏感”,再上升为“对生活的洞察”。(2分)②动宾搭配不当,“营造”可改为“铸造”。 (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或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或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或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或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8. ①不解之缘(1分)

②声名远播(1分)

③不谋而合(1分)

19. 云游四海且采纳众菜系之长的张大千创造了每一道菜均色香味俱佳的“大千菜”。(4分)

20. 画家对食物的体验,对味觉的敏感,也是他们对生活的洞察,这些与味觉有关的作品构成了中国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其中的经典作品,铸造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独特审美维度。[①逻辑关系不当,应该先有“味觉的敏感”,再上升为“对生活的洞察”。(2分)②动宾搭配不当,“营造”可改为“铸造”。(2分)]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