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江和记实业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全年营收实现了增长,达到了4766.82亿港元,较上一年增加了百亿港元,然而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下降了27%,仅为170.88亿港元。
近期,李嘉诚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人物。
3月初,有消息传出,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打算将其持有的巴拿马港口公司90%的股份出售给贝莱德领衔的财团。
长江和记实业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全年营收实现了增长,达到了4766.82亿港元,较上一年增加了百亿港元,然而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下降了27%,仅为170.88亿港元。
据悉,在众多业务板块中,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的营收为452.82亿港元,相比2023年增长了11%,但该港口业务在整个长和的收入结构中占比相对较小,仅为9%,是收入贡献最低的板块。
自巴拿马港口的交易消息公布以来,国内众多目光都聚焦在了李嘉诚身上。
但实际上,此次交易的买方贝莱德以及其背后的财团,同样有着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贝莱德、高盛、桥水等全球十大资管公司相关资讯附上,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自行查看↓↓↓
贝莱德、高盛、桥水等巨头持仓出炉!“7姐妹”被高位加仓?_私募排排网[左上][左上]
1988年:由拉里·芬克(Larry Fink)、罗伯特·卡皮托(Robert Kapito)等8人在美国纽约创立,专注于固定收益资产的风险管理。芬克曾因在投行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的抵押贷款证券交易失误,因此”强调风险控制“成为了贝莱德的核心理念。
1990年:开发“阿拉丁”(Aladdin)系统,全称为“资产、负债、债务和衍生品投资网络”(Asset, Liability, Debt, and Derivative Investment Network)集成风险分析、投资组合管理和交易功能,后成为全球金融机构广泛使用的技术平台。
1992年:从母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分拆,正式独立。
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业务扩张与全球化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后,贝莱德凭借风险管理能力吸引机构投资者,开始管理外部资产。
1999年:通过收购State Street Research Management,进入股票和多元资产领域。
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BLK),市值达80亿美元;同年收购美林证券投资管理部门(MLIM),管理资产规模(AUM)突破1万亿美元。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受美国政府委任接管贝尔斯登和AIG问题资产,凸显风险管理能力。
2009年:以135亿美元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者(BGI),获得iShares ETF业务,成为全球ETF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贝莱德通过2009年收购的巴克莱全球投资者(BGI),整合iShares ETF业务,迅速成为全球最大ETF发行商。
2011年:iShares管理的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占全球ETF市场份额超过30。
2012年:在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当地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投资。
2013年:中国业务铺垫,通过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渠道扩大对中国A股的投资,重点布局金融和消费板块。
2014年:房地产投资启动,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合作,开始关注中国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为后续收购奠定基础。
2015年:参股中银基金深化合,通过中银基金发行首只面向中国市场的混合型基金,试水本土化产品设计。
2016年:与GIC联合以28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怡丰城,首次涉足中国物流地产领域,并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提升阿拉丁对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并扩展至气候风险分析模块。
2017年:在上海成立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为2020年获批公募牌照铺路,并以15亿元收购上海长泰广场部分股权,加码商业地产布局。
2018年:与易商红木(ESR)合作,投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物流园区,金额达3亿美元。
2019年:通过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资格,引入海外投资策略至中国市场,聚焦科技与消费领域,并开始布局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为后续ESG战略转型奠定基础。
2020年:宣布将ESG纳入所有投资决策,推动“净零排放”目标;同年贝莱德基金获中国公募牌照。
2021–2023年:中国业务困境,混合型基金规模从66.81亿元缩水至30.84亿元,部分产品亏损超37%,促使战略转向债券型基金与指数产品。同时增持中概股成为美团第二大股东、理想汽车第五大股东,持续加仓阿里、腾讯、比亚迪等企业。
2024年: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0万亿美元;中国区负责人范华晋升为集团中国区负责人,推动本土化平台建设。
2025年1月:计划推出中证A500指数增强、短债、多资产等产品,重启QDLP项目,布局全球债券与股票
2025年3月15日:截至2025年3月,贝莱德基金在华管理规模123.36亿元,原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郁蓓华加盟贝莱德基金,拟任总经理,旨在破解外资机构“水土不服”,强化本土化策略。
2025年3月24日:增持美股,看好科技、能源及工业制造;超配中国股票(战术性)与日本股市;转向美国垃圾债券,平衡欧美市场权重。
以上就是对贝莱德的相关介绍。觉得内容有用,想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知识资讯,记得给小编点赞关注。
来源:基金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