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的缝隙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难以抵御某种冲动:一刷视频就是一小时、一打游戏就进入了深夜、一条又一条短视频令人欲罢不能,一件又一件停不下来的网购记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身体与情绪却越来越难以安放。为什么我总是停不下来?是自制力不够吗?“行为成
为什么我总是停不下来?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放不下手机?
“成瘾”是个人行为带来的依赖,还是现代生活中的集体困境?
在日常生活的缝隙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难以抵御某种冲动:一刷视频就是一小时、一打游戏就进入了深夜、一条又一条短视频令人欲罢不能,一件又一件停不下来的网购记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身体与情绪却越来越难以安放。为什么我总是停不下来?是自制力不够吗?“行为成瘾”是否也需要一间“诊所”?但真正的治疗,又是否仅发生在“诊所之内”?
本次分享会为“第24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讲座,围绕《诊所在别处》(The Clinic and Elsewhere)展开。这本短小精悍的人类学民族志讲述了一群年轻人成瘾康复的真实经历,也追问医学诊断背后,那些难以归类、却真实存在的社会与情感纠葛。我们邀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副主任钟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梅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顾晓清,从临床经验、社会学研究和健康传播三个角度出发,共同对话“成瘾”背后的故事。
特别环节中,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社会医学研究讲座教授托德·迈耶斯(Todd Meyers),也是本书作者,将通过远程连线亲自讲述他在美国社区诊所中的田野故事,以及他对当代成瘾问题的反思。
活动预告
主题
诊所之外:医学与人文的对话
——理解成瘾背后的故事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支持单位
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徐家汇书院
时间
2025年5月22日
19:00-21:00
嘉宾
钟娜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青年委员、成瘾行为分会副主委,长期从事物质依赖及行为障碍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梅笑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文化理论、情感劳动、健康与疾病、日常生活中的政治。
顾晓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薄荷实验主编,长期关注医学人文与社会议题、健康传播的出版实践。
地点
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漕溪北路158号,徐家汇书院3F)
报名方式
①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徐汇文明”小程序
② 点击首页报名链接-点击“我要报名”
注意:报名后可在“我的消息”页面查看审核通过的消息,课程开始前一天还将通过微信发送提示信息。
这场分享会适合谁来?
对医学人文、精神健康、行为成瘾感兴趣的读者
青少年教育、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相关从业者
对自己孩子是否具有成瘾行为有困惑的家长
正在困惑于“为什么我总是停不下来”的你
希望在快节奏中找到停顿与理解的人
限额报名,欢迎提前预约座位!
相关图书
《诊所在别处:成瘾人类学和药物依赖下的青少年》
[美]托德·迈耶斯 著
姚雨萌 译
人类学家托德·迈耶斯在三年时间内追踪了不同身份背景的青少年接受药物治疗的经历,并且结合临床研究、医学资料和民族志产出了关于成瘾的知识。作为一种生活经验和知识对象,药物依赖常被定位于诊所中,当然,它也在“别处”——家中、同龄人群体、街上……我们面临着成瘾、青少年以及治疗人类学的困境,而这些青少年的故事将告诉我们关于“治愈”的可能性。本书尝试重新讨论药物依赖以及这种成瘾的生活经历如何超越了现有的对于药物治疗“成功”和“失败”的二元分类,而这将开启关于生命和健康的哲学对话。
制作:黄杨圆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