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尤莉莉,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奕,自治区国资委总会计师韩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尤莉莉,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奕,自治区国资委总会计师韩钢,介绍推动广西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巩光胜主持。
广西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3月26日10: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尤莉莉 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
张 奕 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韩 钢 自治区国资委总会计师
主持人:
巩光胜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10:00
巩光胜: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举行的是“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主要介绍广西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我们邀请了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尤莉莉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奕女士,自治区国资委总会计师韩钢先生。下面我们首先请尤莉莉女士作介绍。
10:00
尤莉莉:
谢谢主持人。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举行推动广西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由我和我的同事给大家介绍国资国企有关情况。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广西国资国企的关心支持。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授权,自治区国资委负责监管16户区直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工程机械、冶金能源、交通基建、农林物流、港口航运等行业。自治区其他相关部门监管的区直企业11户,14个设区市国资委监管的市属企业112户。截至2024年底,全区国资系统企业资产总额7.05万亿元,其中,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76万亿元,在全国省级监管企业排中上游;广投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广投集团、柳钢集团、北部湾港集团、北投集团、交投集团、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玉柴集团7户企业为中国企业500强。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区“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重大决策部署,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为鲜明导向,着力推动国资国企工作迈开新步伐、展现新气象,从1、2月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为一季度“开门红”夯实了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着重打出“三套组合拳”:
第一拳,促改革增活力。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态调整企业授权放权清单,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建立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考核制度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考核评估体系,更好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100户国家和自治区“科改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统筹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引导科创基金、产业基金加大企业人工智能项目支持,“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流”、“人工智能+文旅”等蓬勃兴起。1—2月,监管企业实现利润将近23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总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将近28亿元,同比增长83.6%。各家企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国企效率”让企业改革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比如,广投集团的AI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了水电站运行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管控”;北部湾银行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消费贷、小微贷、社保卡等业务系统,智慧授权平均用时仅需1秒;交投集团“路网先知”智慧交通模型,可提前30分钟预测高速公路通行流量,让我们的节假日美好出行有了“不添堵”的“预见神器”;广旅集团部署“刘三姐文旅大模型”,通过“一键游广西”“三姐助游”智能服务实现全程AI伴游,让游客尽享“悠游八桂”好山好水的美妙体验。
10:04
尤莉莉:
第二拳,“引进来”“走出去”。推动央企在桂设立区域总部、创新中心或研发中心总部基地,共有16户央企新增投资合作项目19个、签约投资额371亿元。广投桂沪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北投桂粤(深圳)产业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宏桂北京分公司成立后,成功促进35个项目落地、签约投资额161亿元。大力支持推动“桂企出海”,监管企业产品出口持续“飘红”,1—2月出口销售收入将近33亿元,同比增长10.7%,柳工装载机、玉柴发动机、汽车集团新能源物流车、农垦“木薯淀粉”等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其中柳工目前已拥有30多家海外子公司和机构、4大海外制造基地、300多家经销商,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玉柴发动机海外市场保有量超70万台,“广西制造”“广西品牌”在海外市场也拥有一席之地;3月15日开通的中国防城港—柬埔寨戈公港“冷链+普货”航线、3月20日落成的现代物流集团老挝海外仓,进一步打通了中国—东盟“贸易+物流”服务链。我们相信,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广西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步子将越来越稳。
第三拳,强监管防风险。“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国有企业安全运营、稳健发展离不开有效监管。我们坚持把监管寓于管理之中,修订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研究出台出资人监督工作办法,指导企业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做到“先立后破”,着力解决决策源头和业务监管上堵点漏点。深入开展违规经营投资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对企业风险事项实行约谈、挂牌督办,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做好国资国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胸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认真扎实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新业绩,永葆国资国企“姓党为民”政治本色,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10:06
巩光胜:
感谢尤莉莉女士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举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10:07
中国网记者:刚才介绍国资国企发展情况中提到“一企一策”考核,请介绍一下广西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主要进展和成效。
张奕: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回答。广西国资委在全国各省国资委中较早推行“一企一策”考核机制,2023年12月印发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1+16”文件,深入推进“一企一策”考核,引领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1”就是:出台了一个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16”就是:“一企一策”分别量身定制16户监管企业考核方案,改变过去对不同功能、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一刀切”的做法,让考核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客观精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考核工作中,主要坚持“六个突出”:第一个是突出“双核”引领,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重点加强制造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服务国家、自治区发展战略,以及完成重大专项任务情况的考核。第二个是突出“一流”引领,引入符合行业特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个性化考核,引导企业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国内一流深化改革、提质发展。第三个是突出“质效”引领,在设置经营业绩指标时,注重考核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等质量效益指标,同时“一企一策”对标行业确定管理效能指标,引领企业补短板强弱项。第四个是突出“含金”引领,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处置主业优质资产取得的收益等按比例剔除,切实增加企业利润考核的含金量。第五个是突出“价值”引领,考核经济增加值时,差异化确定资本成本率,同时,针对企业类型及资产负债率高低动态调整资本成本率,更加客观公正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第六个是突出“融合”引领,健全党建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机制,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我们在“一企一策”考核中还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明确由于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和有关规定,在考核上不做负向评价,鼓励激励企业敢作敢为、敢闯敢干。
10:10
新华社记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请介绍一下当前这项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和今年的主要改革举措。
尤莉莉: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提问非常好。发展出题目,改革作文章。近两年,我们全力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落实落地,截至目前,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已完成82.3%,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企业法人治理机制更加完善。着眼于打造创新领先、功能突出、治理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国企,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不断提升现代治理水平,目前监管企业共有582户各层级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453户四级以下企业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全区265户国有“僵尸企业”出清。
第二个方面,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形神兼备”。国有企业也是市场的主体,直面市场竞争才有活路,勇于开拓市场才有出路。我们坚持在改革中完善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精准、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突出各类激励约束政策的创新创造导向;积极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措施,有效推动企业刀刃向内改革,提升全员市场意识,激发内生动力活力。目前监管企业共有1355户子企业实行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提升至56.2%,59户企业灵活实施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进一步建立健全 “赛马机制”,打破“高水平大锅饭”。
第三个方面,企业科技创新更加彰显硬核实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50亿元,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形成新技术、新产线、新产品101项,新增知识产权成果506项,新增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3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户数达142户。3月18日,柳钢中金公司不锈钢卷成功突破极薄规格,厚度只有0.15毫米,薄如一张A4纸,这只是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科技创新将给广西国有企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按照有关要求,今年9月底前将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对改革工作机制进行再落实、再优化,对重点难点任务和环节进行再排查、再攻坚,统筹高效推进,补短板强弱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建设、企业合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任务落实落地,确保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国资国企的更大贡献,谢谢。
10:15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都提出要着重抓好国有企业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国有企业也是资金密集的重点领域,请介绍一下广西国资委强化国有企业资金监管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进展及成效。
韩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国有企业资金监管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中之重,必须有铁规矩、硬杠杠。去年以来,自治区国资委整合资源搭建了区直企业资金运行在线监管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企业账户资金、客商信用、债务融资、贸易业务、资金支付等情况进行密集监测,有效发挥了信息化监管“耳聪目明”、风险预警“火眼金睛”的作用,切实提升了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增强了重大风险防范能力。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第一是强化日常资金穿透式监管。我们利用资金运行在线监管系统通过获取集团总部及各级子企业银企直联账户交易数据,实现对企业资金穿透式、全过程、全天候、全覆盖的“一穿三全”动态监测。目前,我们指导推动监管企业开通银企直联率达98%,构建了预警信息全过程管理平台,对2000多户企业银行账户进行监测。这个系统运行一年多来,已经向企业发出正式预警577条,督促企业整改销号比率达99%。
第二是逐步构建国资监管内外协同机制。充分发挥资金运行在线监管系统的纽带作用,通过建立监测信息共用、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及时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反馈风险名单,较好的促进了各类监督有效贯通、相互协调,国资监管协同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第三是以点带面推动资金监管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一体推进各设区市国资委加快建设国有企业资金运行在线监管系统,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整体提升我区国资国企资金监管信息化水平。目前,已有5个设区市国资委与区直企业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实现对接,资金监管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指导各设区市国资委全面加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强化系统联通对接,进一步深入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全区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谢谢。
10:19
科技日报记者:近几年我区国资国企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请问自治区国资委今年采取哪些措施持续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导力度?
张奕:
谢谢您的提问。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近几年我们组织实施了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工程和专项行动,广西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奋起直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科技创新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今年,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导:
第一个方面是加大政策支持引导,主要是立足出资人的职能,结合科创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建立,在研发创新、业绩考核、工资分配、容错纠错等方面持续优化支持措施,全年力争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1.8%以上,加大力度推动企业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和产品应用推广。
第二个方面是加大项目支持引导,继续统筹安排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在人工智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方面,重点推进10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科技型企业;及早谋划“十五五”项目库,推动更多项目纳入自治区层面“双百双新”“千企技改”项目计划。
第三个方面是加大工作推动力度,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及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数字创意等推进50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牵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广西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正在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更上一层楼的韧劲推进企业科技创新闯关夺隘,推出更多的广西专精特新,牢牢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谢谢。
10:22
香港商报记者:自治区“新春第一会”强调要树牢“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刚才介绍到1、2月份企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能否介绍一下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主要有哪些新举措?
尤莉莉: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国资国企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干得好不好,要拿指标说话,以业绩论英雄。今年我们要求监管企业要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以上、总投资额完成150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和战新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国企担当”、“国企贡献”。主要聚焦“三个导向”抓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第一,聚焦目标导向抓好逐月监测和“双月调度”。每月坚持通过报表分析、实地调研紧盯企业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现率、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利五率”和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进度情况,及时跟踪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每两月集中开展一次企业经济运行调度,全面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难点堵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要求、进行精准施策,推动发展势头好的企业紧抓快干,短期内盈利有困难的企业千方百计降本增效,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并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月,监管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出现可喜变化,除了利润大幅增长外,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现率同比分别增长0.56、2.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3%,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第二,聚焦政策导向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工作。指导推动企业用足用好专项债等一揽子增量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前2个月监管企业累计发行债券203.5亿元;深化“一企一策”亏损治理,支持企业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盘活土地、房产等存量资产;聚焦“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1—2月监管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将近36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0%。
第三,聚焦结果导向优化“一企一策”考核体系。进一步优化“一利五率”考核指标体系,增加战略使命评价考核指标,将营业现金比率考核指标调整为营业收现率,“一企一策”确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压实企业经营管理责任,加大集团二级重要子企业考核力度,实现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引领企业提升效益、强筋健骨,谢谢。
10:25
巩光胜:
感谢3位发布人,也感谢现场的记者朋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国资委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来源:北部湾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