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选新能源车像 “拆盲盒”:油车用户想换新能源,怕续航不够、充电麻烦;没家充桩的人,找快充像 “赶场”;就算选增程,也常纠结高速补能慢、长途不省心。可最近上汽智己放出的 “狠活” 有点不一样 —— 它家的 “恒星” 增程技术,装在了新一代 LS6 和首款大六
都说选新能源车像 “拆盲盒”:油车用户想换新能源,怕续航不够、充电麻烦;没家充桩的人,找快充像 “赶场”;就算选增程,也常纠结高速补能慢、长途不省心。可最近上汽智己放出的 “狠活” 有点不一样 —— 它家的 “恒星” 增程技术,装在了新一代 LS6 和首款大六座旗舰 SUV LS9 上,据说能实现 1500km 续航,15 分钟快充补能,连开惯油车的人都觉得 “这才是不折腾的增程体验”。这 “恒星” 技术到底有多厉害?装了它的 LS6 和 LS9,真能解决大家对增程车的顾虑吗?今天咱们像聊日常用车那样,把这事说透。
这些年新能源车越做越成熟,但用户的顾虑并没消失。油车用户习惯了 “加油 5 分钟,续航 500 公里”,换新能源怕 “充电 1 小时,排队两小时”;没家充桩的人,下班绕路找快充、周末早起抢桩成了常态;就算选增程,有的续航短、有的充电慢,跑趟长途还是提心吊胆。而智己的 “恒星” 增程技术,没盯着 “比别人多跑几十公里”“比别人快充快几分钟”,反而想从根上解决这些痛点 —— 它要让装了这项技术的 LS6 ,成为 “油车用户能无缝衔接,无家充桩用户不用将就” 的车型,甚至能享受到 “1500km 的电车体验”。这种定位靠不靠谱?咱们从真实用车场景里找答案。
先看油车用户最关心的 “续航和补能”。开油车时,就算油箱剩一格,路过加油站几分钟加满就走,不用规划路线。可不少新能源车,标称续航 500 公里,高速打个折、开空调堵车,心里就没底了。而搭载 “恒星” 增程技术的智己 LS6 ,标称能到 1500km 续航,这个数字不是随便来的 —— 电池和增程系统配合默契,市区通勤用电,长途油电协同,不用频繁补能。
比如从上海到杭州,全程约 180 公里,开 LS6 去的时候用电,回来油电结合,到家还剩不少续航,不用在服务区排队充电。更关键的是补能速度,这两款车都支持 15 分钟超快充,就算电池快没电,在高速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够大几百公里续航,不用像以前那样 “充半小时等一小时”。对油车用户来说,这种 “想用电就用电,想加油就加油,充电还快” 的体验,刚好接住了他们 “不改变习惯” 的需求 —— 既享受到电车的平顺安静,又不用为补能费心。
再说说无家充桩用户的痛点。没固定充电桩的人,买新能源车像 “没厨房却买一堆菜”,要么天天找快充,要么周末专门花时间充电。而装了 “恒星” 增程技术的 LS6 ,针对这个需求做了不少优化。比如 LS6 的纯电续航足够长,日常通勤每天 50 公里,一周 5 天也就 250 公里,充一次电够跑一周,不用天天惦记找桩;就算忘了充电,增程模式下也能正常开,不会像纯电车那样 “没电趴窝”。有用户算过,就算没家充桩,一个月也就去两三次快充站,比开油车去加油站的次数还少,用电每公里成本就几分钱,比油车省太多。这种 “不依赖家充桩也能轻松用” 的体验,对住在老小区、没条件装桩的人来说,确实实用。
再看日常用车的关键体验。首先是 “一周一充的通勤自由”,现在很多人通勤单程 20-30 公里,来回 50 公里左右,LS6 的纯电续航足够支撑一周,不用每天看电量、绕路找桩,省下来的时间能多睡会儿或早点回家。其次是 “1500km 的长途安心感”,逢年过节开 LS9 带全家回老家,不用提前查充电桩、规划充电时间,就算遇到堵车、天气不好,也不用慌续航不够,“说走就走” 的自由比单纯的续航数字更重要。然后是 “15 分钟快充的高速救星”
,跑高速最烦服务区排队充电,有时候排半小时队、充半小时电,耽误一小时行程。
而 LS6曾出版车型 15 分钟就能补够不少续航,就算中途需要补能,也不会打乱计划。还有 “纯电车的驾驶体验”,很多人喜欢电车的平顺安静,讨厌油车的顿挫噪音,这两款车用电时和纯电车没差别,加速平顺、没有换挡顿挫,就算用油发电,噪音也控制得好,不会影响乘坐体验。最后是 “油电同省的账本”,用电成本低,就算偶尔用油,“恒星” 增程技术的发动机效率高,油耗比传统油车低不少,长期用下来能省不少钱,对普通家庭很友好。
除了贴合日常的体验,“恒星” 增程技术本身的创新也值得说道,这些创新不是堆参数,而是真的为了提升用车感受。比如专门为这项技术打造的超级骁遥 MAX 电池,不只是容量大,充电效率和安全性也在线。容量大才能支撑长续航,让 LS6 的纯电通勤、长途油电协同成为可能;充电效率高,才实现了 15 分钟超快充,解决补能慢的问题;安全防护到位,不管高温、低温还是颠簸碰撞,电池都能稳定工作,用户不用担心里程衰减、安全隐患。
还有增程专属的黄金增程发动机,这不是油车发动机改的,而是专门为 “恒星” 技术设计的,效率特别高。平时开车时,发动机主要负责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能一直保持在高效运转区间,油耗低、噪音小。就算电池没电,发动机发电也稳定,不会出现动力忽强忽弱的情况,开起来依然平顺。装了这台发动机的 LS6 ,用油时不会像有些增程车那样油耗高、噪音大,体验更接近纯电。
自己研发的ERNC 降噪技术也很实用,开车时噪音是影响体验的关键,尤其是高速行驶,风噪、胎噪、发动机噪音加起来,很容易让人疲劳。“恒星” 技术的 ERNC 降噪技术,能有效降低车内噪音,不管是开 LS6 通勤,还是开 LS9 带全家跑长途,车内都很安静。比如高速跑 120km/h,车内说话不用刻意提高音量,听音乐也不用开很大声,长时间开车也不觉得累,对经常跑长途、带家人出行的人来说特别友好。
还有优秀的三电碳化硅飓风电机,电机是新能源车的 “心脏”,电机好,动力、效率、续航都有保障。“恒星” 技术用的碳化硅电机,效率比普通电机高不少,开 LS6 起步、超车时,动力响应快,加速平顺,不会有 “肉” 的感觉;而且效率高意味着能耗低,能进一步提升续航,不会因为动力强就费电。就算开 LS9 这种大六座 SUV,满载家人和行李,加速也很顺畅,不会有动力不够用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恒星” 技术不是只适配一款车,而是灵活装在了不同定位的车型上。新一代 LS6 适合追求操控和灵活的用户,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周末短途出游,都能应对;而这种 “技术适配不同车型” 的思路,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不管你是年轻人选第一台车,还是家庭用户换大空间 SUV,都能找到装了 “恒星” 技术的合适车型。
其实总结下来,智己的 “恒星” 增程技术,不是简单的 “增程升级”,而是想开创一种新的增程体验 —— 不用纠结 “选油还是选电”,不用烦恼 “有家充还是没家充”,不用焦虑 “续航够不够、充电快不快”,让装了它的 LS6 ,成为 “省心、舒服、划算” 的选择。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比的不是谁参数更漂亮,而是谁更懂用户 —— 用户要的不是 “最大续航”“最快充电”,而是 “续航够我用,充电不麻烦,开车舒服,花钱不多”。
对正在选新能源车的人来说,装了 “恒星” 增程技术的智己 LS6 ,或许是个值得考虑的方向。毕竟用车的终极目标,就是 “不用为补能费心,不用为空间妥协,开着舒服又划算”,不是吗?如果近期有换车计划,不妨去体验下这两款车,感受下 “恒星” 技术到底能不能解决你用车的那些糟心事。
来源:声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