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脑血管有巨大好处!高血脂别错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08:52 2

摘要:55岁的他,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者,应酬频繁,生活节奏快,三年前体检发现高脂血症,开始控制饮食、规律服药,但血脂水平仍反复波动。最近,他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脂护心”,于是想来听听医生的专业意见。

“医生,我的血脂又升高了,但我饮食已经很注意了,还有什么办法吗?”王先生坐在诊室里,语气中带着隐隐的焦虑。

55岁的他,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者,应酬频繁,生活节奏快,三年前体检发现高脂血症,开始控制饮食、规律服药,但血脂水平仍反复波动。最近,他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脂护心”,于是想来听听医生的专业意见。

这个场景,在基层门诊和大型医院都不陌生。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出“年轻化、隐匿化、慢性化”的趋势。

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保健品、植物提取物等“天然干预手段”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频频成为公众与学界关注的焦点。

银杏叶提取物真的对心脑血管有益吗?它只是保健品,还是可以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

这些问题,必须穿透表面的“流行话题”,回到真实的临床实践与科学证据中。

银杏(Ginkgo biloba)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和萜内酯类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

德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均已将银杏叶提取物列为标准药用成分,广泛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冠心病、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疾病。

但银杏叶提取物的“名声”远大于它的“真实能力”吗?医生们并不轻易下结论。

在2021年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研究者对比了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对高脂血症合并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血脂改善(尤其是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和脑血流速度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这意味着,银杏叶提取物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具备“调脂+改善循环”的双向作用

然而,医生并不建议患者“自行购买服用”。因为银杏提取物的有效剂量、制剂类型、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

例如,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轻度抗凝作用,若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同时,市面上不同品牌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极大,部分产品甚至并不具备药品标准。

从临床角度看,银杏叶提取物最适合用于以下几类人群:轻中度血脂异常合并脑供血不足的中老年人、长期精神压力大伴有头晕记忆减退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

但其作用更多是“辅助性”,不能替代降脂主药。医生更看重的是它对微循环的改善和对脑小血管病变的保护,而非单一“降脂”作用。

王先生就是典型的“多重危险因素”患者。他自述长期熬夜、饮食外卖偏多、情绪紧张且缺乏稳定运动。尽管他服用了降脂药物,但生活方式改善不到位,体内仍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血脂波动也就不足为奇。

医生为他调整了降脂药方案,增加了每晚30分钟的快走计划,并在详细评估后,建议他试用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但强调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严禁自行加量。

心脑血管疾病并非一天形成,真正的“祸根”往往潜伏于生活的细节中。

研究显示,高脂血症的成因超过70%与生活方式相关。高油饮食、久坐、睡眠不足、心理压抑,都会造成脂质代谢紊乱。

更可怕的是,早期高脂血症几乎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头晕、胸闷、记忆力下降”等表现,往往已是供血障碍的信号。

医生们常用一个比喻: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内壁日积月累地结垢,一旦某处“垢块”脱落,就可能堵塞管道,造成心梗、脑梗等“突发事件”

而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恰如为水管“润滑”,协助清除小垢块、改善水流速度,但并不能替代清洗主力工具——也就是他汀类、贝特类等常规降脂药。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对“血脂异常”有更深入的整体观,认为其根源多在“肝郁脾虚”“痰湿瘀阻”,强调调和脏腑、理气化痰、活血通络。

银杏叶在中医理论中属“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范畴,与现代药理机制不谋而合。部分中成药如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酮酯片,正是中西医结合的代表,也是在临床中使用较广的治疗方案。

医生的建议从不止步于“吃什么药”,而是关心患者是否能长期坚持健康习惯。高脂血症的控制,关键在于“慢变量”:每天选择橄榄油代替动物油;每周至少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慢跑。

每晚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引发内分泌紊乱;每餐控制主食量不过量,少喝甜饮料,增加深色叶菜和豆类摄入。

心理调节同样重要。慢性焦虑、长期压抑会激活体内压力激素轴,间接影响脂代谢与血管健康。医生建议,每天安排15分钟“静心时间”,关掉手机,或听轻音乐,或书写日记,或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帮助大脑“放松”。

王先生在三个月复诊时,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头晕和记忆力减退的症状也改善不少。他坦言:“最开始我以为只靠吃药就能解决问题,现在才明白,是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拖累身体。”

银杏叶提取物不是神药,也并非无用之草。它在心脑血管的辅助治疗中,扮演着“润物细无声”的角色。真正的治本之道,是将科学的药物使用、中医的整体观调理、生活方式的深度改变三者融为一体。

未来,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植物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机制将被进一步解析,它或许不仅仅是“调脂”,更可能在抗炎、神经保护、抗氧化等多方面为慢病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正如医学家威廉·奥斯勒所说:“医学的艺术不仅在于治病,更在于教育人们如何生活。”对于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这句话值得每一位医生与患者反复咀嚼。

参考文献:

[1]刘志红, 李文志, 邹从志, 等.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合并脑供血不足患者血脂及脑血流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 40(1): 52-56.

[2]中国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73.

[3]赵冬, 吕传柱, 李立明, 等.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3年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1): 10-36.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小钟健康Talk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