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所体育学院将 “升大学”:中国体育高等教育升级进行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07:46 1

摘要:在国内体育院校的发展版图中,目前仅有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成功跨越 “学院” 到 “大学” 的门槛,其余院校仍以 “体育学院” 为名。别看只是两字之差,这背后却蕴含着非凡意义—— 更名成功意味着学校在综合实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中国体育最高学

在国内体育院校的发展版图中,目前仅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功跨越 “学院” 到 “大学” 的门槛,其余院校仍以 “体育学院” 为名。别看只是两字之差,这背后却蕴含着非凡意义—— 更名成功意味着学校在综合实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中国体育最高学府,早在1993年就从中央体育学院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随着21世纪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吸引力急剧提升,上海体育学院也终于在2023年更名为了上海体育大学。

教育部对于 “学院” 升 “大学” 设定了硬核门槛:在校研究生比例需≥5%;需获得≥2 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校园占地面积≥800 亩;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在文科、政法、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 8 个学科门类中,以 3 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且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 5000 人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纵观国内拥有运动康复硕士点的体育学院,除了已成功更名的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大学之外,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以及广州体育学院这五所国内顶尖体育院校,已进入升格 “大学” 的关键冲刺阶段。这一集体跃升,标志着中国体育高等教育正迎来一场静水深流的重大变革,也意味着中国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正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01

哈尔滨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在我国体育教育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冰雪运动领域,其专业实力仅次于北京体育大学,位居全国第二,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提升,我国对冰雪运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冰雪强国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而要发展冰雪运动、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哈体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天然优势。

2025年7月21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黑龙江省 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哈尔滨体育学院入选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推荐名单,这是哈尔滨体育学院迈向一流体育大学的重要一步!多年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了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积极筹备升格为 “哈尔滨体育大学”,其进程如下:

1、前期筹备阶段(2017 年 —2021 年)

政策支持纳入规划:2017 年,黑龙江省发布《“十三五” 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哈尔滨体育学院更名 “体育大学”,将其正式纳入省级规划,为后续一系列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

内涵建设积累条件:从 2018 年至 2020 年,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在学科建设方面,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优势学科的深度发展,尤其巩固和提升冰雪运动相关学科的领先地位。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选派教师外出进修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基础设施也在持续扩建,新建滑雪教学训练基地等,为教学、训练以及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支持,全方位为更名积累充分条件。

2、正式申报阶段(2021 年 —2023 年)

明确目标制定规划:2021 年,学校在《“十四五” 发展规划》中旗帜鲜明地将 “更名大学” 作为核心目标,从顶层设计上确定了发展方向。同时,黑龙江省教育厅积极响应,将 “哈尔滨体育学院更名大学” 列入省内高校设置 “十四五” 规划草案,并及时上报教育部备案,迈出了正式申报的关键一步。

通过评审进入考察:2022 年,教育部启动 “十四五” 高校设置规划评议工作,黑龙江省提交的包含哈体更名事项的规划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得到了省内的认可。2023 年,教育部对全国各省 “十四五” 高校设置规划进行综合评议,哈尔滨体育学院更名事项成功进入教育部专家考察阶段,意味着申报工作进入实质审核环节。

3、关键进展阶段(2024 年)

省内优先推进公示:2024 年 1 月,黑龙江省教育厅公示《2024 年度黑龙江省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明确将 “哈尔滨体育学院更名哈尔滨体育大学” 列为省内优先推进项目,彰显了省内对哈体更名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

专家实地考察评估:2024 年 5 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组织专家组亲赴哈尔滨体育学院,围绕办学条件、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等核心指标展开全面实地考察评估。这一考察对哈体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验,考察结果将对后续审批起到重要作用。

4、待定环节(2024 年 —2025 年及以后)

教育部最终审批:教育部需综合实地考察结果以及全国高校整体布局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统筹决策。若哈体通过审批,教育部将正式发文批准更名,随后学校将进入为期约 1 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间,学校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确保顺利完成从学院到大学的转变。

挂牌仪式:若一切顺利,预计最快在 2025 年完成全部更名程序并举行正式挂牌仪式,届时 “哈尔滨体育学院” 将正式更名为 “哈尔滨体育大学”,不过具体时间需严格以教育部公告为准 。值得一提的是,2025 年 7 月 21 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 “关于 2025 年黑龙江省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哈尔滨体育学院成功入选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推荐名单,这无疑为其迈向一流体育大学增添了有力砝码,也在其升格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向上 ]

02

成都体育学院

作为中国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成都体育学院在体育教育领域底蕴深厚。其前身为 1942 年创建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 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 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步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之列,1956 年正式定名为成都体育学院。

在 2024 年 9 月 2 日上午召开的新学期干部大会上,校党委书记舒为平明确宣布, 学校全面启动 “更名” 工作,并将其与三岔湖新校区的全面投用同步推进。这一举措标志着成都体育学院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进入全新阶段。

舒为平书记还对下半年重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首先,要持续保障校区搬迁后的平稳运行,大力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新校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次,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再者,全力确保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师范认证工作顺利完成,以评促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此外,除全面启动 “更名” 工作外,还需稳步推进世界运动会综合馆及配套建设项目,完善学校硬件设施。

早在 2024 年 5 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中,成都体育学院更名为 “成都体育大学” 的申请便已在列,这无疑是其升格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西南地区体育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成都体育学院学科实力强劲,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 6 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秉持 “体医结合、体文融合” 的独特理念,在中医学(运动医学方向)和康复治疗学等专业领域成果显著,培养出如奥运冠军邹敬园等众多顶尖运动员。同时,学院依托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为学科发展与升格工作筑牢根基。在国际交流方面,学校与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30 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构建了 “3 个国际化 + 1 个品牌化” 的对外交流体系 ,为其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迈进增添助力 。

[ 向上 ]

03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高校,依傍东湖之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建校以来,在体育教育领域持续深耕,成果斐然。体育学术科研水平与北体、上体不相上下。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武汉体育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且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展现出强劲的学科实力。学校在水上运动项目(赛艇、皮划艇等)的研究与实践上,于国内体育院校中独树一帜。同时,学院还设有体育工程研究所、运动训练监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凭借这些科研平台,在体育装备研发、运动技术分析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体育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武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培养出奥运冠军吕小军、王霜等众多体坛名将,为我国体育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2023 年 11 月,武汉体育学院官网发布消息,明确当前学校正紧紧围绕 **“双一流” 建设与 更名体育大学两大核心目标 开展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2023 年,成功引进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同时培育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人选,实现了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历史性突破,逐步构建起一支以领军人才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优秀青年教师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 。

根据武汉体育学院 “十四五” 发展规划,其总体目标是建成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在战略步骤上,到 2025 年,要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率先实现中西部地区体育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夯实基础,使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体育院校前列。而更名 “武汉体育大学”也是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积极争取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牢牢把握政策变化机遇,全力推动更名工作 。在学科建设上,坚持质量、成效、特色、贡献的学科价值导向,加强体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力争在教育部第六轮学科评估中提档升级。同时,依托 “十四五”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促进体育学与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力争各学科(群)部分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并新增获批 1-2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此带动学科整体实力提升 。

在竞技体育方面,学校服务体育强国战略,主动参与国家 “奥运争光” 计划和湖北 “奥运续金” 任务。对校内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在巩固水上、重竞技、体操等传统优势重点项目的同时,积极拓展潜在优势项目,不断优化项目结构。积极争取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单项基地落户学校,并全力做好建设工作 。

展望未来,武汉体育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朝着 **“双一流” 建设与更名体育大学 ** 的目标稳步迈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武体力量。

[ 向上 ]

04

沈阳体育学院

2025 年 7 月,辽宁省教育厅发布的《2025 年 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推荐名单》中,沈阳体育学院赫然在列,这一消息为该校的发展历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 “推免资格” 和 “升格大学” 并非同一概念,但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二者往往相伴而行。通常情况下,高校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比如谋求更名大学时,会同步推进推免资格的申请,因此沈阳体育学院此次获得拟推荐资格,很可能意味着它已进入省级重点支持名单,为其未来的升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共建的高校,沈阳体育学院有着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其学科实力更是不容小觑。冰雪运动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近年来,运动康复专业发展迅猛,建设了多个科研实验室,不断引进先进人才和设备。其中,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项目技术诊断与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更是为中国冬奥代表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服务保障了多届冬奥会,武大靖、徐梦桃等冠军选手都曾在此进行训练和科研。此外,学校的白清寨校区拥有国际标准滑雪场,硬件设施对标国际,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此次获得省级推免资格,不仅是对沈阳体育学院现有实力的肯定,更预示着其未来在升级发展道路上拥有巨大的潜力。

[ 向上 ]

05

广州体育学院

2025 年 6 月,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在会见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来访时,明确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径。他指出,广体将以传统体育学科为坚实根基,重点布局 “体育 +”“智慧体育数字体育”“体育产业” 三大发展方向。同时,米银俊也表达了对北京体育大学的期待,希望作为体育院校龙头的北体大,能在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以及 申博改大等关键领域给予广体更多的指导与支持,助力广州体育学院在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浪潮中实现更高质量的突破。

体育院校从 “学院” 到 “大学” 的跨越,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名称游戏,而是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的缩影。从北京体育大学的领先其他体育院校30年,到上海体育大学的紧随北体步入双一流,再到如今五所体育学院的集体冲刺,每一步都镌刻着对学科建设的深耕、对人才培养的坚守、对科研实力的打磨。这些硬指标的持续突破,不仅打破了体育类 “大学” 地域分布的局限,更在黄浦江畔、锦官城内等地播撒下优质体育教育的种子,让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根基扎得更深、铺得更广

此外,近年来首都体育学院发展态势良好,12 亿教育经费的加持、新校区与附属医院的落地,无疑为这场升级浪潮再添动力,展现出体育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蓬勃生机。尽管部分院校仍需跨越独立学院转设、政策审批等障碍,但持续的努力与日益增强的学科实力,已然勾勒出中国体育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清晰轨迹

可以预见,这场以 “大学” 之名承载的蜕变,终将推动中国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奠定更为坚实的根基。而这,既是几代体育教育人梦想的照进现实,更是中国体育走向更强、更远的崭新起点

来源:生态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