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这场“主场直播”,南农终于把牌打对了。谢浩男一个人进学校直播间,搭档只有小韩老师,没有杨奶奶、艺达这类“热场王”,结果呢?开局不慌,节奏不乱,半小时就把氛围稳住了。更巧的是,榜一榜二还是熟人脸,在许健华那场她们也是C位支持;冰儿女士还前一天收了浩男的
南农“主场”开播:谢浩男独挑大梁,半小时稳住场面
8月30日这场“主场直播”,南农终于把牌打对了。谢浩男一个人进学校直播间,搭档只有小韩老师,没有杨奶奶、艺达这类“热场王”,结果呢?开局不慌,节奏不乱,半小时就把氛围稳住了。更巧的是,榜一榜二还是熟人脸,在许健华那场她们也是C位支持;冰儿女士还前一天收了浩男的七夕礼物,感情线和支持线都在,画面感一下就立住了。
这场的“战术”摆得很清楚。第一回合,浩男没有直接“我是谢浩男”亮名片,而是先把自己放回学生身份“南农研二的一名学生”。这一下就把身段压低,把距离拉近了,等于把客场硬生生打成了主场。第二回合,前十分钟专讲学校:历史、配套、食堂的便宜好吃,全是生活化的点。这招是对的,不急着带货,就像球队先把节奏拖到自己熟悉的半场阵地,让观众先认同“我们是谁”,再聊卖什么。
到了带货环节也不堆砌话术,巧克力、烧鸡这些老朋友,一个个平铺直叙。看得出来,他对产品“如数家珍”,因为自己参与过一些细节和建议,讲出来就是不一样。没有浮夸,只给干货。这点跟之前在许妈直播间那种强节奏的营销话术完全不同,强度降了,但真实感上来了,信任也更容易建立啊。
控场是这场的关键回合。没有大佬兜底,热度怎么维持?他和小韩老师的互动不抢戏、不抢功,更多是“递话”和“补刀”。这种搭配有点像双后卫轮转换位:老师负责提点和补充背景,浩男负责细节和体验感,说白了就是让“主角还是他”。直播总时长就半小时,前段讲校,后段带货,时间分配也合理,短平快,重点突出。
外场支援也没断。榜一榜二的熟面孔在,弹幕里都是夸“谢爸有个好儿子”的语气,声量稳稳地托着。你说这算不算“心理优势”?算的。此前他在大场子跟着杨奶奶节奏跑,这次彻底离开舒适圈,还能把心态稳住,这就是成长。以谢爸那性格,看到儿子单兵作战还这么自如,今晚八成激动得睡不着觉了吧。
我更看重的是这场的“意义”。南农不是单纯借流量,而是让自家学生讲自家产品、自家校园,让人明白“人和货”为什么绑在一起。这种校园直播,核心不是拼GMV,而是把学校的品牌调性讲明白,把“可信”变成“想买”的前提。半小时的客串首秀,任务完成度不低。后面就看南农能不能把这套“主场打法”打成常态,把故事和产品捆在一块儿讲下去,真要能坚持,效果就出来了。
来源:晓雾含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