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森林“防火墙”沙湾镇多措并举护航“三月三”及清明防火安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14:31 1

摘要:随着景宁一年一度“三月三”民俗活动与清明节祭扫的高峰临近,野外用火风险陡增。为防患于未“燃”,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近日联合专职消防队开展森林防火专项行动,通过“宣传+巡查”双管齐下,严控火源入山,并创新性以案例警示提升群众防火意识。笔者实地探访发现,从村级护林

导语:随着景宁一年一度“三月三”民俗活动与清明节祭扫的高峰临近,野外用火风险陡增。为防患于未“燃”,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近日联合专职消防队开展森林防火专项行动,通过“宣传+巡查”双管齐下,严控火源入山,并创新性以案例警示提升群众防火意识。笔者实地探访发现,从村级护林员履职到村民观念转变,一场全民参与的防火“攻坚战”正在这座山区小镇悄然展开。

筑牢景宁森林“防火墙”——沙湾镇多措并举护航“三月三”及清明防火安全

特约撰稿人 高山

一、沙湾防火宣传“走新”更“走心”:从“要我防”到“我要防”

近日来,沙湾镇专职消防队员忙得不亦乐乎,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巡查护林员在岗及村民野外用火情况,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火宣讲吸引了在村村民。该镇专职消防队员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掏出一把烧焦的树枝:“这是去年邻村祭扫引发的山火残留物,过火面积30亩,肇事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直观的物证让现场的村民鸦雀无声。

这种“案例教学”正是沙湾镇今年的创新举措。该镇专职消防队宣传组梳理了近五年来辖区火灾案例,制作成图文展板、短视频,由消防队员用方言讲解。“老人听不懂法规,但看得懂烧毁的林地照片。”沙湾镇专职消防队队长兰柳平介绍。此外,针对年轻人,宣传组还利用抖音直播巡山过程,发起“文明祭祀打卡”活动,目前已吸引上百余名网友参与。

二、护林员24小时值守:科技赋能破解监管难题

“无人机发现七里村有烟雾,请就近护林员立即核实!”通过镇智慧防火平台的电子屏,值班人员实时监控着13个行政村的热成像数据。这套投入3万元建成的系统,可自动识别火点并定位,将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上处垟村还建了一个天眼高空瞭望台,360度转动可以观察到叶桥、何处、旺水、上处垟等行政村,覆盖林坑、陈田、李处、东堡、林斜等自然村。

但科技手段仍需人力落实。笔者跟随消防队突击检查护林员在岗情况时,在海拔600米的上处垟遇到了正在啃干粮的护林员周德庚。他的背包里装着水壶、防火拍和记录本,上面详细登记着每日入山人员信息。“清明前后每天巡山12小时,最怕村民偷偷带香烛上山扫墓。”周德庚说。为确保护林员巡山履职到位,镇里实施“GPS轨迹考核”,护林员巡山路线要实时上传,漏岗一次扣减绩效工资。

三、疏堵结合:集中焚烧点+鲜花置换的“温情治理”

“我知道烧纸钱危险,但老祖宗的规矩不能破啊!”面对七旬村民陈阿婆的抵触情绪,工作人员没有强硬制止,而是递上一束菊花:“镇里设了集中焚烧点,还能用纸钱换鲜花,我带您去看看?”这种“柔性执法”收效显著。目前,沙湾镇已在公墓区块设置6个焚烧炉,并联合花店推出“纸钱换鲜花”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置换祭品100余份。

对于屡教不改者,执法同样有力。3月26日,执法组通过无人机发现村民王某在田间焚烧草木灰,立即依据《森林防火条例》进行宣传教育,并责令其参与三天防火巡查。镇政府公开曝光此类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四、专家解读:防火需构建“全民共治”长效机制

“沙湾镇的做法体现了现代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沙湾镇林业工程师高工如是说,其经验有三:一是以情感共鸣替代说教;二是用科技补足人力短板;三是平衡传统文化与安全需求。同时,他建议进一步推广“村民防火积分制”,对全年无火情村组要给予医保补贴等措施奖励,激发村民自治活力。

结语:守护青山需久久为功

夕阳西下,沙湾镇的防火宣传车仍在村道上循环播放着方言版防火口诀。该镇党委书记吴一飞告诉笔者,下一步将会筹建一支战斗力强由返乡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消防队,并开发AR模拟火灾逃生体验课。“防火不是一阵风,我们要让安全意识扎根在每个人心里。”望着镇政府前对面山郁郁葱葱的山林,他的语气坚定而温和。

采写手记

本文通过现场见闻、人物对话、数据对比等方式,既展现基层防火工作的严峻性,又突出创新举措的人文关怀。本文为避免公文式报道,刻意规避了“高度重视”“成效显著”等客套话,转而用焚烧残留物、护林员干粮等细节增强代入感,符合现代新闻写作的“故事化”趋势。

编辑 陈杰

来源:天目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