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这首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直接道出了战场上的关键策略,充满了战斗的智慧和果断,尽显杀气与豪迈,同时又蕴含着诗人对战争的理性思
唐朝4首杀气很重的诗,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李白的诗可能在其中排第三: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这首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直接道出了战场上的关键策略,充满了战斗的智慧和果断,尽显杀气与豪迈,同时又蕴含着诗人对战争的理性思考,体现出一种克制的力量,使整首诗的内涵更加深刻。
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中“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一句,从早到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此句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生动地渲染出战场的肃杀之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增添了战场的孤寂和冷清,让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士兵们内心的悲苦。
李白《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聘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此诗开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宏大场景,展现出秦王的雄才大略和赫赫声威,“挥剑决浮云”一句更是充满了豪迈的杀气,仿佛能看到秦王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剑指天下的英武姿态。不过,相较于前两首诗直接描写战场和战斗的残酷,李白这首诗更多的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来展现一种宏大的气势和英雄气概,所以在杀气的浓烈程度上稍逊一筹,故排第三。
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是黄巢科举落榜后所作。诗中“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用“杀”字直接表现出一种肃杀之气,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描绘出菊花盛开时的磅礴气势,仿佛是起义军如菊花般,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长安,展现出一种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杀气隐于其中。
以上排序只是一种可能的解读,对于诗歌“杀气”程度的评判可能因个人理解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内涵,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唐朝的社会风貌、战争场景以及诗人的情感和抱负。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