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发展献良策 心系民生谋福祉——西安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侧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14:08 1

摘要: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笃定创新立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战略,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以“深化六个改革”破解难题、激发活力……西安发展蓝图更加具象化。

“西部作示范、西安要先行。”

这是西安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之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干之行。

配图:3月25日下午,西安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图为会议现场。(李辉/摄)

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笃定创新立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战略,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以“深化六个改革”破解难题、激发活力……西安发展蓝图更加具象化。

3月25日,西安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委员们聚力发展、心系民生,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更大步伐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刘凤芹委员代表民革西安市委会发言时建议,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出台促进公共法律服务的地方性法规,由政府部门牵头,前移工作阵地,依托各级综治中心,构建集‘信、调、裁、诉、网、服、研、督’功能于一体的综治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件件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实现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

“‘高效办成一件事’需要打破层级、地域、部门、系统之间的屏障,通过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形成高效运转的政务服务体系。”张凯华委员代表民盟西安市委会发言时建议,优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加工和挖掘,实现更大规模更全面的数据共享。同时,引入智能推荐和个性化服务技术,提高平台的使用体验感和满意度。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颜值,更源于品质。

“每7个西安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聚焦“志愿者之城”建设,尤婷委员代表共青团西安市委发言时建议,建立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将志愿服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并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倡导各级各系统结合实际建立个性化礼遇回馈机制,进一步激发志愿者长期参与的工作热情。

李东霖委员代表民进西安市委会的发言则关注生命教育新模式。他说,当前,全国多地已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小学日常育人工作。西安应立足实际,制定出台支持生命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托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高校建立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积极组织开展面向全市中小学领导班子和一线教师的专题培训,建设一批生命教育“名师工作室”,带动广大教师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一本教材、每一节课程中。

今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做好11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更大力度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西安市作为国家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布局建设的老工业和科研基地,城市核心区的老旧商场、老旧厂区、老旧仓储、老旧校区等低效空间存量较大。”潘琳委员代表致公党西安市委会发言时建议,以低效楼宇改造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根据建筑年代、结构类型、使用功能等对既有建筑分级分类,制定差异化规范要求,避免因“一刀切”导致成本过高或项目停滞。

城市建设快步迈进,如何平衡发展进程与民生权益?段降龙委员代表农工党西安市委会的发言关切“城市降噪”。他建议,将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纳入西安市“十五五”规划,制定《宁静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明确阶段量化目标。同时,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管控,深化交通运输噪声治理,严控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运用“定向音响”等新技术实现分区控制传播,创建“宁静小区”,制定居民公约,实现噪声防控共治系统化、长效化。

配图:3月25日下午,西安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图为会议现场。(各界导报记者 冯倩楠/摄)

“培育氢能装备、地热能开发等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金融发展促进西安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盛春雨委员、施韶华委员、李岳委员的建言立足西安所能、着眼人民所盼,契合发展新趋势。

2024年,西安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文博热、演艺热、汉服热、非遗热等成为西安文旅标签。围绕文旅市场热度延续,张凡委员代表民建西安市委会发言时建议,既要推动“外引”,又要强化“内培”,精准吸引具有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入驻西安,加大对文旅产业链关键环节本地企业的引导和支持,推动链上企业深度合作,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作为国家航空产业重镇,西安决不能缺席低空经济新赛道。陈慧委员代表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会发言时建议,引导扶持企业开通连接关中、陕北和陕南的中大型无人机货运航线,以跨区域物流运输为突破口,带动西安具备差异化优势的中大型无人机研发制造产业提速发展。

今年1-2月,西安市民间投资增长1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3%,较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

林忠灿委员代表市工商联发言时建议,当前要着重提升企业投资预期,解决“信心不足”问题;增强企业投资底气,解决“经营之困”问题;提高企业投资能力,解决“创新之惑”问题。“应落实落细现有纾困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链主’企业主动作为,带动中小企业一起投。同时,营造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社会舆论环境,逐步形成全方位配套扶持政策体系,让政策红利充分惠及企业。”

各界导报记者 满淑涵

来源:各界导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