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者能自救吗?3 个真实故事藏戒赌真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9:30 1

摘要:有人把父母养老钱输光,有人让妻子带着孩子离家,还有人在看守所里才哭着说 “要是早点回头就好了”。

做社会话题编辑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因赌博破碎的家庭。

有人把父母养老钱输光,有人让妻子带着孩子离家,还有人在看守所里才哭着说 “要是早点回头就好了”。

常有人问我:“那些陷进赌博里的人,真的能改好吗?”

先别急着下结论,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毕竟全球每 200 个人里,就有 1 个受赌博障碍困扰,这背后可能就是你我身边的某个人。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杨可冰主任跟我说过一个事。

有个赌徒戒了三次都没成功,后来做脑部检查才发现,他赌博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比正常人开心时多 3 倍。

你看,赌博成瘾真不是 “没毅力” 这么简单。

首先是基因的事,有些人天生对 “即时奖励” 更敏感。

别人觉得 “赌一把没意思”,他却能从赢钱里获得极大快感。

然后是大脑在 “捣鬼”—— 每次赢钱,大脑就会说 “再来一次,还能赢”。

可输了呢?它又会骗你 “下一把肯定能翻本”。

更麻烦的是,长期赌博还会毁了大脑的 “冲动控制” 功能。

就像有个赌徒跟我说:“我明明知道再赌就家破人亡了,可手指还是会不自觉点下投注键。”

还有身边的环境也很关键。

我老家有个亲戚,本来就爱打麻将,后来朋友拉他玩网络赌球。

刚开始只是 “娱乐”,慢慢就变成 “不赌就浑身难受”。

那些压力大、情绪容易崩的人,还有总觉得 “规矩跟我没关系” 的人,更容易栽进这个坑。

前者想靠赌博躲压力,后者觉得 “自己能控制住”,可最后谁也没逃过。

其实赌徒都要走三步。

第一步赢钱时飘了,觉得自己 “天生会赌”;第二步输钱时疯了,砸锅卖铁也要翻本;第三步绝望了,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干傻事。

咱们身边这样的人,真的不少。

2017 年翟某再婚时,特意请我吃了喜酒。

他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笑起来有两个酒窝。

翟某跟我碰杯时说:“这辈子终于有个像样的家了。”

那时候他朋友圈全是生活照:周末带儿子去公园,晚上给妻子做红烧肉。

谁看了都觉得幸福。

可 2019 年世界杯期间,他被同事拉去赌球。

刚开始赢了 5000 块,他还买了个金镯子给妻子,说 “运气好,给你添个首饰”。

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输钱,从几千到几万,最后一把输了 20 万。

为了还赌债,他偷偷把妻子陪嫁的车卖了,接着又把房子挂到中介。

妻子发现时,房产证已经被他拿去抵押了。

那天晚上,我接到他妻子的电话,哭着说 “他把家都赌没了,我该怎么办”。

我还没来得及劝,电话就挂了。

第二天早上,翟某给我发消息,就三个字:“出事了。”

等我赶到他家,客厅的炭火盆还冒着青烟。

他妻子和儿子躺在沙发上,已经没了呼吸。

翟某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嘴里不停说 “我以为她只是吓唬我”。

可就算这样,他还是没醒。

处理完后事,他拿着亲戚凑的丧葬费又去赌。

输光了就利用工作便利,骗客户的钱充赌资。

直到警察上门,他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赌球界面。

最后判十年刑的时候,他在法庭上哭得站不起来。

可再后悔,也换不回他的妻子和儿子了。

沈某以前是做建材生意的,我采访过他一次。

那时候他开着奔驰,说话底气十足:“我这生意,一年赚几百万没问题。”

可谁能想到,他会栽在赌博和打赏主播上。

刚开始他只是在直播间刷点小礼物。

后来主播说 “大哥要是赌赢了,我给你跳舞”,他就开始玩网络赌博。

短短一个月,他从公司账户转走 3000 多万。

一半赌输了,一半打赏给了主播。

妻子发现时,公司账户已经空了,供应商天天上门要债。

妻子跟他离婚,把儿子带走时说:“我不想让孩子知道,他爸爸是个赌鬼。”

工作也黄了,老板把他告上法庭,说他 “挪用公款”。

刚进监狱的时候,沈某还不服气,跟管教民警吵:“我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直到有次他收到儿子的信,上面画着一个小男孩。

旁边写着 “爸爸,我想你,但妈妈说你做错事了”,他才开始哭。

后来他在监狱里学书法,读《弟子规》。

跟我说:“以前觉得钱能解决一切,现在才知道,家没了,多少钱都没用。”

现在他还在服刑,每个月都会给儿子写一封信。

虽然大多时候,都收不到回信。

这些故事不是我编的,是我这几年采访时真实遇到的。

每次想起这些人,我都觉得可惜。

他们本来有好好的家,好好的人生,却因为赌博,把一切都毁了。

常有人跟我说:“赌徒都是没良心的,改不了。”

可我认识的老周,就用行动打了这个脸。

老周以前是个包工头,最多的时候有 3 个工程队。

可因为赌球,不仅输光了积蓄,还欠了 20 多万赌债。

妻子带着女儿走了,父母也跟他断绝关系,他一度想跳江。

后来他在工地打零工,每天搬砖 12 个小时,累得倒头就睡。

有次他看到女儿的照片,突然就醒了:“我不能就这么毁了,我得给女儿留个好爸爸。”

他开始做三件事。

第一,把手机里所有赌博软件都删了,跟以前的赌友断了联系;第二,每个月发了工资,先还 5000 块赌债,剩下的寄给妻子;第三,每天晚上学水电维修,想找个稳定的工作。

刚开始很难,有次以前的赌友找他,说 “赢了分你一半”。

他躲在工地宿舍里,硬是没出去。

妻子刚开始不搭理他,他就每天发女儿的作业辅导视频。

慢慢的,妻子才愿意跟他说话。

现在老周开了个水电维修店,虽然赚得不多,但每个周末都能陪女儿去公园。

他跟我说:“以前觉得赌博是捷径,现在才知道,踏实过日子才是真的。”

你看,赌徒不是不能改,关键是要满足两个条件。

自己想改,还有人愿意拉他一把。

法律的惩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

毕竟,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愿意回头,就该给个机会。

很多人遇到身边人赌博,要么骂他 “没救了”,要么跟他断绝关系。

可这样往往会把他推得更远。

我见过有个妻子,把家里的账单、孩子的学费单都摆到丈夫面前。

说 “你赌一次,孩子就少上一次兴趣班,爸妈就少买一次药”。

比骂他 “没良心” 管用多了。

你可以跟他说身边的案例,或者带他去看守所看看。

让他知道赌博的代价 —— 不是吓唬他,是让他清醒。

有个朋友帮丈夫戒赌,做了三件事。

把家里的银行卡都换成妻子的名字,删除手机里所有赌博软件,每天下班陪他一起回家。

刚开始丈夫不乐意,说 “你不信任我”。

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关键是要让他没机会接触赌博,时间长了,赌瘾自然就淡了。

赌徒之所以总想着赌,很多时候是因为没事干,心里空虚。

你可以帮他找个爱好,比如钓鱼、跑步,或者学个手艺。

我认识一个阿姨,帮丈夫报了书法班。

每天晚上夫妻俩一起练字,丈夫慢慢就忘了赌博的事。

戒赌就像戒烟戒酒,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可能会有反复,可能会有忍不住的时候。

这时候别骂他 “没救了”,也别放弃他。

跟他说 “没关系,咱们再试一次”。

毕竟,能迈出戒赌的第一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赌博这东西,就像个无底洞。

进去容易,出来难。

可再难,也不是没有机会。

如果你身边有正在戒赌的人,多给点理解和支持。

如果你自己正陷在赌博里,别放弃自己。

只要愿意回头,家永远是你的港湾,身边的人也愿意拉你一把。

别让一时的糊涂,毁了一辈子的幸福。

来源:音界墨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