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业绩分化,赵燕回归能否引领反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01:49 1

摘要:华熙生物近期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遭遇了近年来的最大挑战。作为公司创始人的赵燕,在回归业务一线半年后,面对的是一份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降幅更是

华熙生物近期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遭遇了近年来的最大挑战。作为公司创始人的赵燕,在回归业务一线半年后,面对的是一份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35.38%。

这一业绩表现在资本市场并未引起过度恐慌。在半年报发布后的四个交易日内,华熙生物的股价反而微涨了1.24%。截至9月1日,公司股价报收于58.9元/股,总市值维持在284亿元。与此同时,与华熙生物近期在舆论场上有所交锋的巨子生物,尽管其上半年财务数据亮眼,实现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但其股价却在半年报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内下跌了1.82%。

赵燕自今年3月宣布重返业务一线以来,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性调整,包括重构品牌传播沟通模式、聚焦高壁垒科技资产转化、革新组织与人才体系等。华熙生物在半年报中提到,这些调整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从具体措施来看,公司大幅压缩了以销售额为单一指标的营销活动,削减了外包活动,品牌传播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这一策略调整使得公司第二季度的销售费用率下降了12.46个百分点。

在研发方面,华熙生物虽然减少了部分品牌孵化计划,但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与去年相比,2025年的研发项目减少了88个,预计未来随着研发项目的聚焦,研发费用与效率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因组织架构升级,公司产生了约2900万元的管理费用,对短期损益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人才选拔上,华熙生物摒弃了外聘职业经理人的模式,转而选拔和培养具备科技情怀、契合公司价值观且有领导才能的创业型人才。这一策略的实施,虽然长期来看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但短期内也带来了管理费用的增加。

尽管面临业绩压力,华熙生物在半年报中仍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指出,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同时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针对行业内关于透明质酸的负面言论,华熙生物也坚决进行了反击,这直接导致了与巨子生物的舆论战。

从业务板块表现来看,华熙生物的三大业务板块——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和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均出现了下滑。其中,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33.97%,是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巨子生物上半年业绩持续高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尽管整体业绩不佳,但华熙生物在第二季度展现出了一些积极迹象。净利润率有所上升,是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的首次上升。盈利改善主要得益于销售费用的大幅削减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看好华熙生物未来收入回到正增长通道后的业绩弹性释放。

在舆论场上,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交锋最终以巨子生物的认输告终。这场“医美巨头之战”不仅考验了两家公司的公关能力,也反映了行业内部对于不同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态势。对于华熙生物而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将是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