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面对面 | 专访德勤中国董事会主席蒋颖: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惠及全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2:33 1

摘要:近年来,中国在贸易、投资、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等多方面持续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始终是推动全球经贸合作的坚定力量。当全球产业链遭遇保护主义逆流时,中国如何通过区域经济深度融合重塑全球价值链,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央广网北京3月27日消息(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年来,中国在贸易、投资、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等多方面持续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始终是推动全球经贸合作的坚定力量。当全球产业链遭遇保护主义逆流时,中国如何通过区域经济深度融合重塑全球价值链,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主题——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专访德勤中国董事会主席蒋颖,她以多年深度参与亚洲经济治理的专业视角,揭示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球合作的新范式。

记者: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发布了以“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为专题的系列旗舰报告。德勤专家团队为《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研究资源与智力支持。其实德勤跟博鳌亚洲论坛有非常深度的合作?

蒋颖: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持续21年的智力支持合作伙伴,德勤始终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的高端对话与交流平台建设。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发布的旗舰报告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新闻采访间内,蒋颖的讲述围绕着一组极具张力的数据展开:“2024年亚洲经济体量已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8.1%,增量贡献率居全球首位,预计2025年亚洲经济总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整个亚洲的进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比全球高起码两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背后,是蒋颖眼中亚洲经济独特的韧性密码——“当单边主义抬头时,亚洲选择了用自贸协定织就合作网络”。

蒋颖表示,整体上亚洲经济的韧性,现在的韧性来源于一些很好的协定在这个区域里面基本上打通了。尤其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全面实施,有效打通了区域产业链条,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过去许多年,整个亚洲吸引外资也好,往外投资也好,都是非常巨大的。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主题聚焦“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如何通过合作不断增强亚洲经济体的韧性?蒋颖结合德勤相关报告分析指出,亚洲经济体需以绿色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为双引擎,深化RCEP等区域协定规则创新,推动产业链协同与开放合作。依托中国在绿色能源投资、数字技术专利及东南亚数字化基建优势,加速技术标准互认与零关税覆盖,构建更具韧性的区域产业生态,实现从成本竞争向价值共创的转型。

“在投资领域,中国近年在绿色能源与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规模已经超出6500亿美元,占据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中日韩三国在碳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利持有量更是达到全球三分之二,彰显亚洲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核心地位。这种持续的技术投资不仅强化了区域产业链的高端化进程,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动能。”蒋颖说。

发展新能源产业离不开完善的供应链网络,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凭借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和光伏组件产能,通过海外建厂推动东盟产业链升级,实现矿产资源加工本地化、技术标准输出及绿色技术协同。蒋颖以印尼为例,谈到中国—东盟在绿色投资中形成互补:中国提供技术、资金,东盟贡献资源与市场,协同效应使跨境产业链效率不断提升。

蒋颖告诉记者,印尼等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镍矿和钴矿,通过在当地建立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中国企业帮助相关国家从原材料出口国向资源深加工国家转型,构建起“资源-材料-电池”一体化产业链。在新能源领域,东南亚地区80%的光伏组件产能由中国企业海外基地供应,带动了光伏玻璃等配套产业的集群发展,完善了区域清洁能源供应链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 德勤中国董事会主席 蒋颖

“通过嵌入龙头企业产业链实现协同发展。各类产业园区在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合规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蒋颖建议采取“三步走”策略:一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构建跨境产业链;二是充分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政策与服务支持;三是借助数字化工具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从RCEP的关税减让到CPTPP的规则对接,从雅万高铁的基建合作到马六甲数字港的智慧升级,蒋颖用“双向奔赴”定义新时代的亚洲合作。正如她在访谈结束时所言,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亚洲经济这片大海必将激荡出更加澎湃的动能。

“中国持续推进制造业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最终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开放格局。”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