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连拉3次水样便,腿软得扶墙”“孩子发烧+吐泻,全家手忙脚乱”……最近门诊里,因腹泻就诊的患者比上月多了40%。秋季是腹泻高发季,今天就用3分钟说清:腹泻要不要扛?怎么处理最安全?
“早上连拉3次水样便,腿软得扶墙”
“孩子发烧+吐泻,全家手忙脚乱”……
最近门诊里,因腹泻就诊的患者比上月多了40%。秋季是腹泻高发季,今天就用3分钟说清:腹泻要不要扛?怎么处理最安全?
腹泻不是病?这3种情况必须跑急诊!
很多人觉得“拉几天肚子能排毒”,大错特错。腹泻的本质是肠道黏膜受损、体液流失,严重时会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24小时内腹泻超过8次,或大便带血、黏液;
•发烧超过38.5℃,伴剧烈腹痛、呕吐(无法进食进水);
•儿童/老人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6小时无尿需警惕)。
普通腹泻这样处理,比吃抗生素管用!
90%的秋季腹泻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破坏肠道菌群。正确做法是:
1.补液是关键:优先口服“口服补液盐III”(药店可买),按说明书冲调,少量多次喝(每次50-100ml,间隔5-10分钟)。
2.饮食“减负”不“忌口”:暂停油腻、高糖食物(如奶茶、炸鸡),但无需完全禁食。推荐喝小米粥、蒸苹果(含果胶,可收敛肠道),儿童可喂稀释的配方奶。
3.慎用止泻药:蒙脱石散(思密达)可短期用(不超过3天),但如果有发热或脓血便,吃它可能“捂住”病菌,加重病情。
预防腹泻,这2件事现在做还不晚!
轮状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勤洗手(用肥皂搓够20秒)、食物彻底加热(尤其是海鲜、剩菜)是基础。另外,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适合2个月-3岁宝宝)可降低70%的重症风险。
总结:腹泻不可怕,可怕的是乱用药、硬扛。记住“补液>止泻>就医”,多数人3天内能恢复。如果腹泻超过5天还没好转,一定要查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排除细菌感染或其他问题。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和评论哦~来源:小贾医生聊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