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赚钱,我带娃,我们都不容易(太到位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00:44 3

摘要:带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半夜起来喂奶、哄睡、情绪崩溃、发烧咳嗽……见过凌晨12345点的月光,哄过撕心裂肺哭闹的娃,洗过沾满粑粑的衣服,经历过堵奶到崩溃的痛……一整天下来连喝水都忘记,头发乱得像疯婆子,但别人却会觉得:“你又不用上班,有什么好累?”

“好的伴侣可以减轻人生一半疾苦。”

带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半夜起来喂奶、哄睡、情绪崩溃、发烧咳嗽……见过凌晨12345点的月光,哄过撕心裂肺哭闹的娃,洗过沾满粑粑的衣服,经历过堵奶到崩溃的痛……一整天下来连喝水都忘记,头发乱得像疯婆子,但别人却会觉得:“你又不用上班,有什么好累?”

但是如果你的老公每天出去辛苦上班、风吹雨打回来,会这样对你说:“我能出去拼,是因为有你在家撑着。如果你没帮我顾孩子,我哪里有办法安心去上班?你不是没工作,只是没领薪水而已。孩子是我们一起的,我赚的钱,也是我们一起的。”

这一刻是不是会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深以为然,你懂我辛苦,我知你不易,才是婚姻细水长流的体谅。

很多很多上班的人看不起在家带娃的人,总会说“不明白为什么我辛苦挣的钱要给你用。”

却很少很少在家带娃人的会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生的孩子要跟你姓;我做的饭要给你吃;我们俩只是结婚,为什么要在你家过年,而不是在我家;孩子为什么都是我在管;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你付出经济不是很正常吗?”

可现实里是,有多少人会完全理解你的苦?然后因此懂你的难?没有熬过你熬的夜,没有咽下你咽的委屈,连最亲近的人也只能说一句“当妈不都这样”。

那么,到底是外出挣钱的人辛苦,还是在家带娃的人辛苦?

可以理性分析一下,姑且把挣钱的人称为供给者,把带娃的人称为养育者。众所周知养育者是无法逃避自己的责任的,但供给者可以。摸良心讲,谁上班没有摸过鱼,谁没撒谎请过假,碰到不讲理的老板,是不是还可以直接跳槽不伺候?那在家带孩子的,能摸鱼请假吗?能把孩子塞回去吗?

说到对家庭贡献,上班的人每次工资到账,也许都会感觉自己好伟大好辛苦……再看那带孩子的人,如果一天忙得起飞,还会有可能被说是一天到晚在家带孩子都带不好的时候,心里那是怎样的委屈……

正是这种养育者的付出是隐形付出,而供给者的钱是显性的。因为孩子不可能一天之内就能学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所以你的付出在短期之内是看不见的,不像挣钱的人,一分是一分,一百是一百。不带娃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懂为什么说上班就像是放假。

还有就是社会的“偏心眼”,供给者上班产生的是GDP,是为整个社会财富做贡献,但养育者是对于个体对于一个家庭孩子的付出,大经济是不认账的。这正是很多人在离婚的时候宁愿给抚养费也不要抚养权,因为抚养费差不多仅是拿工资的百分之二三十这样就可以了,有律师朋友透露一二线城市标准抚养费通常来说三千左右这样子。可是大部分单独扶养孩子的人,连三千块钱都拿不到。

社会是现实的,能开发票的劳动叫工作,不能变现的付出叫义务。这虽然有些片面,但也能看出我们对养育成本的低估,当大家都觉得养育者的劳动如此低廉的时候,谁又会主动去了解带娃的辛苦?

最后就是情绪问题,养育者的情绪是在整个家族里最不值钱的。如果供给者生病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你肯定是上班太辛苦了,你赶紧休息休息,感谢你对家庭的付出……但是带娃的人,生病照顾孩子,就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还不敢崩溃,害怕被说矫情。

其实每个出去挣钱的人啊,都应该主动关心理解在照顾孩子那个人的压力,千万别平时什么也不管,然后突然跳出来指指点点,这个叫“诈尸式教育”,这不是队友,是监工。

所以,不管是供给者,还是养育者,他们的贡献和付出,都值得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和关心,但养育者更应该被明显地看见。

其实这世上没有哪个爸爸不辛苦,也没有哪个妈妈带孩子不疲惫。生活的冗杂麻令已经够累了,伴侣之间就不要再内耗了。我们都很辛苦,大家承受的压力不同,但重量却是一样的。所以,生活从来都是两个人在分担。可好像又都在计较谁付出更多,其实我们都忘了,应该和对方说声“辛苦了!”最好的爱,其实就是并肩同行!因为双向奔赴才有意义。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来源:小龙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