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牵手”高校 宁夏枸杞产业快步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00:40 1

摘要:作为当地的道地药材,枸杞已成为宁夏的一张“红色名片”。日前,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多家知名枸杞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宁夏枸杞及枸杞制品。

本报记者 李立平

作为当地的道地药材,枸杞已成为宁夏的一张“红色名片”。日前,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多家知名枸杞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宁夏枸杞及枸杞制品。

在中阿博览会特色商品展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学生胡思羽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暑假,她和同学通过走进相关企业的枸杞种植基地、枸杞加工车间,以及在此次中阿博览会参观学习,与多位枸杞种植户、商户、车间工人、企业家进行交流沟通,收获颇多,加强了对枸杞药用价值及深加工产品的了解。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高振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药食两用食物”,枸杞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而宁夏诸多枸杞企业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以科技赋能发展,既有助于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也有助于宁夏枸杞产业的进一步提质增效。

高校学生“打卡”枸杞企业

据了解,目前,全国25%的枸杞干果产自宁夏、90%的枸杞种苗由宁夏繁育、60%以上枸杞类标准由宁夏制定、90%以上枸杞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由宁夏牵头组织、90%以上枸杞新产品由宁夏研发生产、85%以上的枸杞干果在宁夏集散交易。

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早康枸杞”)董事长朱彦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枸杞产业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诸多高校学生到枸杞企业研学,有助于枸杞品牌的推广。同时,枸杞企业和高校在科研领域进行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枸杞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

在早康枸杞位于宁夏中宁的枸杞种植基地,公司行政总监王建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枸杞的采摘季从每年6月份一直延续到11月份,这也是枸杞加工的旺季,这段时间到访枸杞企业的高校学生、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专家最多。2025年暑假,公司不仅迎来了很多医学类大学学子的调研,而且还有一些科研机构带领小学生、中学生来公司进行研学,这些活动都能促进枸杞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枸杞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庄主郝晓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暑假期间,先后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到庄园研学,他们系统了解了枸杞的生态种植、产品生产、品牌和销售情况。在高校学子们了解现代枸杞企业运营情况的同时,企业也进一步了解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福百瑞”)董事长潘泰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沃福百瑞宁夏枸杞馆作为宁夏科普研学基地,2025年接待了北京大学、兰州工商学院、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宁夏防沙治沙学院、银川科技学院等高校学生研学活动1355人,非洲、俄罗斯、韩国等国家交流生参观研学活动156人。通过举办科普研学活动,让到访学生沉浸式体验了解枸杞的历史渊源、医药价值,通过参观枸杞GMP规范生产线及枸杞深加工产品示范生产线,了解枸杞原浆、枸杞饮料等产品科技创新及加工流程。

科技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早上四五点钟,天刚蒙蒙亮,枸杞种植基地里已经出现了多位采摘工。被采摘下的新鲜枸杞,有的在冰袋呵护下通过快递在24小时内发往全国各地,让广大客户尝鲜;有的在6小时内经过清洗等流程进入榨浆车间,成为枸杞原浆的原料;有的则进入烘干车间,被制成枸杞干果……

近年来,宁夏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引进集聚诸多知名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着力开发枸杞药用、食用、保健等深加工产品,并通过枸杞博览会、中阿博览会等多平台,多举措助力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枸杞原浆、‌锁鲜枸杞、‌枸杞口红、枸杞巧克力、枸杞面膜等特色深加工产品陆续推出,有力推动了当地枸杞产业升级。

朱彦华向记者表示,早康枸杞非常重视科技研发工作,目前拥有32项专利,公司正联合浙江大学和宁夏大学,系统开发枸杞果、叶及其副产品的功效因子,开发了具有靶向调控慢性肠道炎症的功效因子产品,并已进行示范化生产。另外,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相关枸杞营养价值研究也在进行中。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文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就“锁鲜枸杞干燥加工技术”进行研究,颠覆了枸杞传统干燥技术,显著提升了枸杞干果品质,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截至目前,公司“锁鲜枸杞”产品已经创造经济效益约2亿元。此外,公司与宁夏大学合作开展多项特色膳食产品和技术研发,已取得两项专利。目前,公司与宁夏医科大学正在进行“枸杞叶亚精胺类功效物质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近期将申报宁夏重点研发项目。

潘泰安向记者表示,沃福百瑞建有宁夏枸杞工程院、宁夏枸杞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枸杞功能食品创制重点实验室等6个创新平台,多年来,公司与江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目前已成功申请发明专利39项。2024年公司枸杞深加工产品收入占销售收入的57%,科技贡献率超过了60%。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宁夏医科大学联合开展自治区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基于中药标准化的枸杞全程质控体系建设及健康产品开发”,建立中药材枸杞子质量标准和种植生产规范体系,建立了枸杞玉米黄质和枸杞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专属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枸杞三性指标及模型建设、标准制定研究有重大创新。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