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七月十五中元节,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0:37 2

摘要:“清烟凝瘴雾,白烛散寒灰”,时间过得真快,很快我们将迎来中元节,每年中元节的时间一般都在七月十五,有的地区会提前到七月十四,比如在我们云南地区,如果当年有亲人祭祀,那么中元节祭祀祖先的日子就会提前到七月十四。

“清烟凝瘴雾,白烛散寒灰”,时间过得真快,很快我们将迎来中元节,每年中元节的时间一般都在七月十五,有的地区会提前到七月十四,比如在我们云南地区,如果当年有亲人祭祀,那么中元节祭祀祖先的日子就会提前到七月十四。

中元节与清明节都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祭祖大节,但是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清明节在我国民间很多人会叫“上坟”,即这天祭祀祖先要去坟前祭拜,祭拜的时候要顺便清理坟墓四周的杂草、树枝;中元节祭祀祖先一般都不会在坟墓边进行,而会在天黑后选择在路边或者十字路口祭拜;此外,清明节祭拜祖先要烧纸钱(在我们云南会在坟墓边挂吊钱),而中元节祭拜祖先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烧纸钱外,还需要烧纸衣。

中元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秋尝祭祖”,老话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古人认为人死后会通往另外的世界,还有感知需求,而七月中旬正是秋收作物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用刚收获的作物祭祀祖先有着“尝新”之意,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以祈求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慢慢的中元节与我国民间的鬼节、道教的祭地官以及佛教的盂兰节相融合,成为了后来的“中元节”。

在我国道教中有三元三官的说法,即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赎罪、下元水官解厄运,上元的时间在正月十五,中元的时间在七月十五,下元的时间在十月十五,其中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道教一直是我国的本土宗教,由于到了宋代时期供养佛僧的色彩大大减弱,因此中午元节作为祭祖的名字在我国民间流行起来,像在唐朝后期还有“盂兰”的说法(佛教的称谓),到了宋代“中元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名称。

在我家云南曲靖地区,在中元节这天晚上天黑后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时先在路边用草木灰划圆圈,然后在圆圈里面烧纸钱、纸衣(用红色、白色、蓝色、黑色、粉色这5种颜色的纸制作的纸衣)并点香,烧纸钱、纸衣的时候要说出对应的名字(即烧给哪位亲人),烧的同时祈求保佑家庭平安,此外还要一个人负责往四周泼水饭(饭菜汤水混合在一起)。

有的人可能认为中元节祭祀祖先以及亡魂是迷信,要知道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祖先不仅是为了表达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的思念,同时也是追孝、不忘本的重要体现。

今年中元节不一般,中元节和白露节气相连。中元节的时间都是固定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而白露节气的时间一般来农历八月份,但是受农历闰月的影响,有的年份白露节气的时间会提前到农历七月份。

像2018年是七月廿九的白露节气,2019年是八月初十的白露节气,2020年是七月廿十的白露节气,2021年是八月初一的白露节气,2022年是八月十二的白露节气,2023年是七月廿四的白露节气,2024年是八月初五的白露节气,而2025年由于受农历闰六月的影响,白露节气的时间提前到七月十六。

今年白露节气对应的农历时间非常早,白节气的时间在中元节后一天,两者紧密相连,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中元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祭祖大节,因此这天的讲究非常多,不是迷信!七月十五中元节,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在中元节这天晚上,我们最好别在别人家过夜。中元节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路口或家门前焚烧纸钱、摆放祭品来祭祀自己的祖先,如果这天我们在别人家过夜,那么可能会干扰到主人家祭祀,祭祖是一项非常私密和严肃的家庭活动,主人家通常不希望有外人在场,有外人在会非常不便,也让气氛变得尴尬。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再严格遵循这些老传统。但在许多地方,尤其是长辈心中,这个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如果中元节这天我们要去拜访朋友,尤其是家有长辈的朋友,最好尽量避免在中元节当晚留宿,我们可以提前安排好时间,在天黑前告辞回家。一般来说主人可能出于礼貌不好直说,但是我们最好主动告辞,以免让主人为难。

在中元节这天晚上我们忌讳夜游,即这天晚上我们不要很晚出去游览或者玩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元节是“鬼门大开”、阴阳界限最模糊的夜晚,人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规避风险,而夜游则被视为一种主动“闯入”危险区域的行为。

中元节的核心是祭祖和施舍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俗称“好兄弟”),人们相信这一天晚上他们在人间游荡,深夜在外逗留,尤其是在偏僻、阴暗的地方(如水边、河边、小巷、废墟等),容易无意中冲撞到他们,从而引来霉运、疾病或其他不顺利的事情。

此外,我国传统阴阳哲学认为,夜晚属“阴”,而鬼魂也属“阴”,中元节的夜晚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时刻,人在这个时候外出会显得不吉利。

当然以上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元节这天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祭祀亡魂,如果这天晚上我们夜游,不仅会让自己感到害怕,同时还会打扰到别人祭祀;此外,到了七月中旬天气明显转凉,昼夜温差明显加大,这个时候我们夜游,我们很容易着凉,这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在中元节这天晚上,许多家庭会以丰盛的饭菜、时令水果和精致糕点等供品来祭祀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与敬意,我们要谨记:切勿偷食祭品。祭祖行为本身庄重而肃穆,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与尊重,偷吃祭品的行为是对祖先极大的不敬。

而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一些家庭在祭拜后并不将供品收回,食物长时间露天摆放,容易沾染灰尘、滋生细菌,甚至被蚊虫叮爬或小动物接触。若再被人食用,极有可能引发肠胃不适或食品安全隐患。因此,不论是从文化礼仪还是健康角度,都应避免偷吃祭品。

四、忌讳游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水代表“阴”,与黑暗、寒冷、阴间相关联。而中元节本身就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日子,在极阴之日接触属阴之水,被认为是“阴上加阴”,在人们看来这天下河游泳会显得非常不吉利。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到了农历七月中旬天气已经转凉,自然水域的水温随之明显下降,此时下水游泳,人体容易因低温刺激而受寒,更可能因冷水中血管收缩与肌肉僵硬导致突发性抽筋,从而大幅提高溺水事故发生的风险。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也为了不要让家人担心。我们最好别下河游泳。

五、忌说“鬼”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避讳”的传统,对于尊敬、害怕或认为不吉利的事物,不直接称呼其名,以免触犯。在中元节这个特殊时期,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挑衅,仿佛是在故意点名召唤,这会显得不吉利。

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的民间心理,即害怕“一语成谶”,人们担心提到什么,什么就会到来。为了避免招惹不好的东西,我们最好选择避而不谈,以求平安无事。

总结,中元节忌讳多,以上5个最不能做的事,我们可不要忘了告诉家人。

祝大家都平安顺遂!

来源:湖北台艺术剧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