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立足国有企业职责使命,聚焦工程承包、投资运营、产业金融等核心业务领域,系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立足国有企业职责使命,聚焦工程承包、投资运营、产业金融等核心业务领域,系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责任传导,构建协同监督格局
1.精准定责:修订《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将工程招投标、项目资金拨付等9项高风险环节纳入“一岗双责”重点管控清单,明确党委班子成员对口督导领域。
2.联动督查:建立纪检、审计、法务“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对投融资业务开展联合专项检查3次,发现合同条款合规性隐患2项并完成整改。
(二)深化教育创新,筑牢廉洁从业防线
1.分层施教:开展“国企合规经营”专题研讨4次,结合案例进行对照剖析。组织项目总承包经理、采购主管等120人参加《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廉洁禁令》闭卷测试,合格率100%。
2.场景化警示:制作《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指南》动画短片,在项目部驻地、招标评标现场循环播放;选取物资采购领域典型违纪案例,开展“沉浸式”廉政党课6场。
(三)聚焦风险防控,扎紧制度约束藩篱
1.动态完善机制:修订《工程分包管理办法》,增设“黑名单供应商一票否决”条款,一季度否决违规分包商投标资格2次。制定《新兴产业投资廉洁风险评估指引》,建立绿色环保项目“环境效益-廉洁风险”双维度评价模型。
2.数字化监管:上线“智慧纪检”系统,实现招标文件自动查重、资金支付智能预警功能,触发异常数据报警11次,拦截超权限审批3起。在房地产开发板块推行“阳光销售”二维码监督平台,客户可实时查询房源状态及价格变动轨迹。
(四)靶向监督执纪,提升治理效能
1.专项治理:开展“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核查关联企业交易15笔,约谈金融业务合作方负责人8人次。针对规划设计咨询业务建立“专家评审回避承诺”制度,查处未申报利益冲突行为1起。
2.群众监督:开通举报平台,收到物资采购领域问题线索3条,查实虚增运输费用问题1项,追回资金万元,问责2人。
二、存在突出问题
1.新兴业务监督滞后:产业金融创新产品(如供应链ABS)的廉洁风险评估工具尚未全覆盖,存在制度空白点。
2.基层执行力度衰减:部分境外项目部廉政教育频次不足,属地化员工对国企纪律要求认知度较低。
3.数据治理待深化:工程承包板块BIM管理系统与纪检监督平台尚未实现数据贯通,隐蔽工程签证环节存在监督盲区。
三、第二季度改进举措
(一)构建全周期防控体系
1.制定《廉洁风险防控二十条》,建立外派人员行前教育、在岗巡查、回国述廉机制。2.研发产业金融“廉洁风险雷达”模型,对保理、融资租赁业务实现交易对手关联图谱动态监测。
(二)强化科技赋能监督
1.推动工程承包板块与“智慧纪检”系统对接,实现土方工程量、混凝土浇筑数据自动校验。2.在物资物流领域试点“区块链+电子围栏”技术,对钢材、水泥等重点物资运输轨迹全程溯源。
(三)深化廉洁文化建设
1.开展“廉洁项目”创建活动,在EPC总承包项目部推行“廉洁示范岗”“清风观察员”机制。2.制作多语种《国有企业合规手册》,组织开展“双合规”培训。
下阶段,公司将持续强化“严”的主基调,以数字化赋能廉政建设,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维防护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纪律保障。
来源:体制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