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罗拉纳(sarolaner)是2012年由辉瑞旗下动物保健硕腾股份有限公司(Zoetis Inc)开发的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螨剂,其结构较氟雷拉纳、阿福拉纳和洛替拉纳做了较大的改动,由苯环、异噁唑啉环、螺嗪二苯并呋喃和甲基磺酰亚砜基团组成,新颖的结构使得沙罗
目前沙罗拉纳在农业领域暂无公开且广泛的应用记录,其核心应用领域是兽用驱虫,而非农业病虫害防治。
沙罗拉纳作为异噁唑啉类化合物,作用机制是针对性阻断节肢动物(如蜱虫、跳蚤等)的中枢神经信号通路,从而杀灭寄生虫。
沙罗拉纳(sarolaner)是2012年由辉瑞旗下动物保健硕腾股份有限公司(Zoetis Inc)开发的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螨剂,其结构较氟雷拉纳、阿福拉纳和洛替拉纳做了较大的改动,由苯环、异噁唑啉环、螺嗪二苯并呋喃和甲基磺酰亚砜基团组成,新颖的结构使得沙罗拉纳的活性较同类的阿福拉纳活性要高3~4倍。
2015年沙罗拉纳作为兽用抗寄生虫药物在欧盟和新西兰上市,被开发用于治疗和控制蜱虫的侵扰,且对蚤类、螨类等体外寄生虫也具有高效的杀灭作用并可预防伯氏疏螺旋体感染。
植物保护方面,目前并未进行商业化开发,但试验表明沙罗拉纳对鳞翅目的小菜蛾、烟芽夜蛾(烟青虫)、草地贪夜蛾,双翅目的桃蚜、巢菜修尾蚜、稻绿蝽、大豆褐蝽、茶翅蝽,鞘翅目的棉铃象,缨翅目的兰花蓟马,同翅目的二点黑尾叶蝉,神泽氏叶螨等多种虫害都有很好的防效。
该成分目前的研发和登记均集中在宠物(猫、犬)及部分家畜的体内外驱虫产品中,例如用于防治宠物的蜱虫、跳蚤、虱子等,尚未见其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的相关农业制剂或应用案例。
与氟雷拉纳、阿福拉纳等类似沙罗拉纳同样是作用于y-氨基丁酸(GABA)受体并强力阻滞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与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如阿维菌素等)不同,异恶唑啉类作用于无脊椎动物的NCA-I部位。该部位在无脊椎动物体内敏感,在哺乳动物体内缺失或不敏感,故具有高度的哺乳动物安全性和选择性。
来源:一路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