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里十点,终场哨声落下,法国姑娘们抱作一团,中国女排队员呆站在球网上,脸上的汗水混着失落。赛场灯光刺眼,比分牌冷冰冰地写着1比3——这是十五年里我们第一次倒在16强门口。
夜里十点,终场哨声落下,法国姑娘们抱作一团,中国女排队员呆站在球网上,脸上的汗水混着失落。赛场灯光刺眼,比分牌冷冰冰地写着1比3——这是十五年里我们第一次倒在16强门口。
赛前,很多人说这一关只是走个过场。法国队世界排名只在十四位,中国队是第五,双方历史战绩也是我们占优。可排球不是算术,它容得下意外,也容得下情绪。
首局不到十分钟,法国队连着几个重扣,像重锤,一下把比分拉开。中国队的回击显得软,发球飘不过网,扣球打在界外,观众席的掌声开始稀稀落落。
这局我们光是送分就有九个。“礼物”给得太多,想不输都难。技术暂停时,赵勇在场边拍着战术板,声音嘶哑,可场上的节奏没人接得住。
第二局换了人,气势似乎回来了。20比18时大家都以为要扳回,可法国队一个暂停之后连追四分,硬是把比分咬成27比25。那一刻看台上集体沉默,比输球更重的是心口那股堵。
第三局我们拼命一搏,总算以25比22守住尊严。队员们抱在一起,眼神里有光,可谁都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第四局开局就是3比8,追分像往山上推石头,石头一路滚下来,最终20比25,彻底宣判出局。法国姑娘们兴奋得在地板上打滚,我们的姑娘蹲下系鞋带,实则在擦眼泪。
门票还没用热,旅程就结束,球迷的情绪像泄了气的皮球。更扎心的是,世界排名从第五掉到第七,这张榜单不会陪你说情怀,它只认数字。
输球后,主帅赵勇说,这是成长的代价。话音刚落,网上质疑声潮水一般涌来:“代价也太贵了吧?”“临场指挥去哪了?”这声音里有失望,也有心疼。
确实,这支队伍年轻得让人心惊。主力平均年纪二十出头,二传张籽萱还没成年。关键时刻,年轻人手心出汗,眼神发怵,这是比赛,而不是训练课。
老将呢?李盈莹、龚翔宇带着伤上场,扣完球转身就去压腿。这样的身体状况,想要全程高光,难。经验、体能、伤痛,样样都拽着她们。
更让人摸不透的是排兵布阵。赵勇格外信任庄宇珊,20次扣球只得3分,成功率15%。球迷直摇头:“这放在郎导时代,连替补席都难坐。”
二传位置更是险。两名小将几乎没见过大舞台,组织进攻节奏忽快忽慢。有人感慨,只要临时征召一位经验丰富的二传,走势可能截然不同。
风头最盛的是“请朱婷回归”的呼声。她是无数球迷心里的定海神针,关键球一到,朱婷一个背飞、一个拉开,就能稳住军心。如今,没有她的身影,大家突然发现这根针多珍贵。
在意大利联赛时并肩作战的外籍队友都回国参赛,只有朱婷还在调养。有人抱怨,有人理解,可谁都知道,她的手腕伤未愈,她也在权衡未来。
教练组的思路是趁现在提拔新人,否则几年后真要青黄不接。可球迷更在意当下,他们付门票,看直播,只想赢球。理想与现实,就这样拉扯在一根网绳上。
如果朱婷回来,能不能立刻改变战局?没人能保证。她是世界级球星不假,可排球是六个人的运动,一颗钉子再闪亮,也得有板子配合。
眼下最紧要的,是让年轻人长本事、让老将养好伤、让教练反思布阵。每一次摔倒,如果不能学会弯腰捡起经验,那摔再多次也白疼。
回望中国女排的历史,我们留下过很多眼泪,但也攒下了更多掌声。从五连冠到现在的跌宕起伏,这支队伍从不缺故事。如今新的篇章不好写,可写好了,才更动人。
球迷们骂完也会接着爱,因为爱才会生气。下一个赛季,很快就来。是继续交学费,还是补上短板,再一次亮出“中国女排精神”,没人能提前写剧本。我们只能抬头,看下场灯光什么时候再次亮起,等待那一声有力的开球哨。
来源:运筹帷幄西柚L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