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青岛崂山港东渔码头“开海日”热闹启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22:26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日讯9月1日的青岛崂山港东渔码头,从清晨便充满了忙碌的气息。随着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这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渔港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开海日”,四十余艘渔船整齐排列在码头岸边,桅杆上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期待。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日讯 9月1日的青岛崂山港东渔码头,从清晨便充满了忙碌的气息。随着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这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渔港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开海日”,四十余艘渔船整齐排列在码头岸边,桅杆上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期待。

开海当日一大早,60岁的老渔民刘正虎便早早来到了码头。从20多岁接过父亲手中的“渔棒”后,他便与大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确保开海后能顺利出海,早在开海前两三天,他就开始忙碌起来,对渔船的网具、线路、灯光等进行逐一细致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航行和捕捞的细节。“对我们渔民来说,开海不只是恢复生产、赚取生计的起点,更是承载着一家人生活希望的重要仪式。”他感慨道,在长达4个月的封海期间,除了偶尔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我们一年的收入,全靠开海后这四五个月的捕捞作业”。

如今,不少年轻人更愿意前往市区发展,选择远离辛苦的打渔行业,但刘正虎始终希望能够将这份事业传承下去。“我们出海没有固定时间,全得跟着潮汐走。就算是近海捕捞,为了能多捕些海鲜,出一趟海也得八个多小时,辛苦是肯定的,但看着满舱的渔获,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这份事业的坚守与热爱。

中午12点,刘正虎与其他渔民一同按照传统习俗,在渔船插上了龙旗,点燃了喜庆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码头回荡,既是对过往休渔期的告别,也是对新捕捞季的美好期盼。随后,他发动引擎,与众多渔船一同浩浩荡荡地驶出渔港,向着近海作业海域进发。“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鱼虾满仓,大家伙儿都能出海平安!”望着远方的大海,他脸上洋溢着对“第一网鲜”的憧憬。而在一旁的临时海鲜市场,商户们已搭好摊位,准备迎接首批海货。

下午2点左右,伴随着阵阵马达声,渔船陆续载着“战利品”返港。一时间,码头瞬间变身热闹的“海鲜超市”。活蹦乱跳的梭子蟹、银光闪闪的黄花鱼、肥美的对虾被渔民们一箱箱、一筐筐从渔船上搬上岸,新鲜的海腥味扑面而来。等候已久的市民和游客立刻围拢上前,询价声、商户的叫卖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开海交响乐”。新鲜的海货刚一上岸,就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刘正虎的渔船也在归港队伍中,他说,受潮汐影响,今天只能出海作业一次,虽然捕捞量不算特别大,但渔获的品质十分不错。“接下来会根据潮汐变化,合理安排出海时间,争取多捕些好海鲜,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开海季。”

刘正虎只是王哥庄众多渔民之一,他们世代靠海为生,在传承中适应变迁,在变迁中坚守初心,让渔家人的故事在潮起潮落间不断延续。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青岛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