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21:23 1

摘要:肠道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气候变化复杂多样,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肠道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气候变化复杂多样,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传染病,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体所污染,那么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过口腔进入肠道,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这样的传染病就是肠道传染病。

二、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肠道传染病包括多种疾病,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病毒性甲型、戊型肝炎,O157:H7出血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以及其它感染性腹泻等。

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急性肠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如手、衣物、玩具等)以及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四、主要有哪些临床症状?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五、重点肠道传染病

三种肠道传染病尤其应引起大家注意:

1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人总有便意,但每次大便量并不多,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并伴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及苍蝇孳生,易引发菌痢感染。感染菌痢也与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有关,菌痢能够通过饮用或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食物传播,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感官性状无明显变化,因而易发生食源性暴发。此外,在被污染的水中游泳等日常生活接触也可传播。

2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霍乱发病多急骤,病人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腹泻多为无痛性,不伴里急后重。典型病人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稀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为米泔水样,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但亦有呕吐与腹泻同时或略先于腹泻的情况。由于频繁的腹泻、呕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病人迅速出现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可危及生命,因此需要提高警惕,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3

其他感染性腹泻

其他感染性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他感染性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根据病原学分类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其中绝大多数病毒性腹泻系由轮状病毒引起。感染性腹泻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六、如何预防?

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

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打扫卫生之后要及时把双手洗干净;学会科学洗手,最好用肥皂加流动水洗或一人一盆水洗。

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饮用的水要煮沸,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烹调时生熟食品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物尽量要蒸透煮熟,装食物的餐具也要注意生熟分开;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等街边小摊的食物。

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加强户外锻炼可增强免疫力,缓解焦虑、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提高抗病能力。

保持环境卫生。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室内经常通风透气,减少室内病菌量;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和环境整治工作。

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及时就医。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千万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果患上了传染病,请及时与健康人隔离,并抓紧时间治疗。不要在家随便吃药,抗生素对一些病毒等引起的腹泻无效,而且即使是细菌性腹泻,也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否则会因细菌耐药而延误病情。

旅游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在疫区当地进食生冷食品,尤其生食蔬菜;避免接触牛、羊、鹿等动物;如发生腹泻及时就诊。

来源:信托健康产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