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个三”工作模式 筑牢森林“防火墙”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20:30 1

摘要:近日,湖南省应急委员会印发《关于对森林防灭火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14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本期推出临湘市工作经验,供参考学习。

近日,湖南省应急委员会印发《关于对森林防灭火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14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本期推出临湘市工作经验,供参考学习。

临湘市有林地面积144.2万亩,森林覆盖率56.8%,是全省森林防灭火重点和难点区域之一。2024年以来,临湘市以“零较大森林火灾”为目标,创新构建“三维责任体系、三全宣传矩阵、三化管控机制、三聚应急能力”工作模式,有力保障了全市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

构建“三维责任体系”

压实全链条防控责任

高位统筹“顶层维”。市委、市政府将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出台《森林防灭火六条硬措施》。建立“市领导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护林员包片、监护人包特殊人群”的“五包”责任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协同联动“治理维”。应急、林业、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执法”机制,深入开展跨部门专项督查和隐患整改,对野外违规用火严厉查处。镇(街道)与国有林场、相邻县市建立“边界联防”机制,划定联防区域并签订联防协议,实现跨区域火情“同步预警、协同处置”。督查问效“跟踪维”。实行“七在”工作标准(领导在位、值班在岗、巡林在线、队伍在家、宣传在做、火源在禁、督查在弦),由市“两办”联合组建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暗访,压实防控责任。

打造“三全宣传矩阵”

凝聚全民防火共识

实现“阵地全”覆盖。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利用“村村响”每日循环播报禁火令,张贴省、市、县三级林长令、禁火令16万张,在林区要道设置智能语音提示牌50处、宣传标语2000余条。开展“七进”宣传活动(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景区、家庭、机关),发放宣传手册5.5万份、作业本3万本,推送防火短信10万余条,实现“村村见标语、户户知禁令”。做到“时段全”渗透。紧盯春节、清明、国庆等重点时段,组织镇村干部、护林员开展“敲门行动”,上门签订防火承诺书4.2万份;召开屋场会80余场,覆盖农户2万余户,现场讲解火灾案例。高火险期启动“应急广播+无人机喊话”模式,每日开展空中巡查宣传,在重点墓区推行“鞭炮换鲜花”的文明祭祀活动,劝阻燃纸焚香。推动“对象全”参与。面向青少年开展“森林防火进校园”活动,组织中小学生绘制防火手抄报1万余份,举办森林防灭火知识竞赛10余场;对特殊人群建立“镇—村—组—监护人”四级监护档案。发挥党员、乡贤示范作用,组建“防火志愿队”80支,广泛发动群众举报野外用火线索,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创新“三化管控机制”

织密火源防控网络

隐患排查“清单化”。建立“拉网式排查—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整改”机制,全年开展火险隐患专项整治12次,排查并整改火灾隐患38起,清理林下可燃物8.3万余亩。智慧监管“立体化”。构建“人防+技防”监测体系,聘用专职护林员280名,实行“GPS定位+巡护打卡”管理,日均累计巡护里程达2000余公里;依托“铁塔哨兵”系统高清摄像头,覆盖90%重点林区,实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执法管控“刚性化”。实行“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制度,森林公安、应急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形成强大震慑。推行“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建立涉火案件快速侦办绿色通道,确保火情案件“24小时立案、72小时办结”。

聚焦“三聚应急能力”

夯实基层防控根基

聚焦机制聚协同力。对标“131”应急响应机制(10分钟响应、30分钟到场、1小时扑灭),制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队伍业务培训,组织市、镇、村三级应急演练,重点检验“以水灭火”“空地协同”等实战技能,提升队伍协同作战能力。聚焦队伍聚战斗力。建强“三级扑火队伍”:建立市级专业扑火队35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镇级半专业队14支280人,配备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泵等装备;村级应急分队161支2400人,负责初期火情处置。推行“护林员+扑火队员”双线管理,护林员兼任火情巡查员,扑火队员兼任宣传讲解员,实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聚焦基建聚保障力。实施森林防火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新建改造生物防火阻隔系统264.6公里,新建蓄水池1568.75立方米,形成“水网+路网+隔离网”防火屏障。完善基础应急队伍建设,配备消防水车、水泵、山地摩托、无人机等装备,实现“半小时物资调配圈”全覆盖。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