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纠结西方不参加阅兵?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21:15 1

摘要:倒也无需介怀,毕竟西方不来是正常的,要是来了才叫怪事。说白了,大家对二战这笔账,记法完全不一样。

九三大阅兵的嘉宾出席名单,充分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差异。

有人觉得脸上挂不住,这西方阵营太不给面子了。

倒也无需介怀,毕竟西方不来是正常的,要是来了才叫怪事。说白了,大家对二战这笔账,记法完全不一样。

中国抗战史很残酷,也很直观,十四年,三千五百万人命,硬扛日本六成以上陆军,就为一个目标:把侵略者赶出家门,血债血偿,没得商量。

但对欧美而言,这段历史就复杂多了,甚至是一笔糊涂账。

法国人管其叫“胜利日”,听着像那么回事,可稍微了解历史都知道,法国人开战没几天就投降了,后面一直在划水;

英国是最憋屈的,战前是日不落帝国,战后霸权被美国人一锅端了,二战胜利对他们来说,跟体面的葬礼没啥区别;

至于欧洲各国,打败美术生,无非是把它们从德国殖民地,换成美国的军事基地,牛马身份仍旧没变,没什么好庆祝的。

加上日本始终上蹿下跳,游说欧洲国家抵制阅兵,日本外务省的“海外战略信息传播”起了大作用,从2015年至今砸进去超过560亿日元,而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补偿”还不到其五分之一。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政治层面,美国不发话,北约同盟圈谁敢乱动?

特朗普原本挺想来的,主要这事对他有两个好处。

一个是再度给美国正名。

九三阅兵全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美国称得上是二战最大受益方,推翻英国的霸主地位取而代之、为国内滞销产品打开销路大赚一笔、还成功借轴心国阵线削弱欧洲,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

这些年美国军事发展愈发萎靡,北约圈子,甚至全世界都在质疑美利坚尚能饭否,要是“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运用得当,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正面宣扬。

可以告诉全世界,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

再一个,此举非常符合特朗普的赢学理念。

正常来说,考虑到国内外政治影响,美国总统是不会出席中国阅兵式的。

但特朗普不一样,作为世界史少有的商人总统,懂王脑回路跟主流政治家不一样,什么历史、道义、政治格局,在他那里都能简化成一个问题:

这买卖划不划算?我能捞到啥好处?

从他那套“赢学”角度出发,参加九三阅兵绝对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按照以往套路,你甚至都能想象他会发什么样的推文,什么“200多年来首位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中国军队的美国总统”“中方热情邀请,寻求和美国的对话”“美国赢了,再次伟大!”

所以,当美国媒体开始放风说中方要请参加阅兵时,白宫方面一直不吭声,不承认也不否认,说明特朗普团队在认真琢磨这事。

以懂王的性格,他甚至可以先答应参加,然后提前一个月变卦说不去了;也可以在变卦后的一礼拜,实在捞不着什么暗处的好处,想想还是参加算了。

因为他确实急需一场外交上的大场面来给自己脸上贴金。

最后特朗普不来,是情理之中,却也有点意料之外,最大问题出自特朗普的行为逻辑方式——万物皆可谈判。

他的人生哲学,全写在他那本《交易的艺术》里了:

开价要狠,把价码抬到天上去,让对方觉得你疯了,这样才有往下砍价的空间。当上总统后,他把这套在纽约房地产市场上混出来的招数,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国际政治上。

于是,一件原本能成为外交美谈的事,硬生生被搞成一场敲诈。

国际媒体爆料,他给自己开出五大条件:中国得狂买美国货、取消所有贸易壁垒、加大对美投资、不准再买俄罗斯的石油,最后还得乖乖接受30%关税。

与其说谈判,不如说绑票,都怀疑他是不是被斯基传染了什么毛病。

东大的反应让他挺失望,没有愤怒,没有反驳,甚至连价都懒得还,一片死寂,因为早就看穿他那套“漫天要价,极限施压”的把戏了。

别的事或许还能费点心思和他拉扯,可这次不同,一场纪念三千五百万亡魂的庄严仪式,不能拿来做交易,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去换一个美国总统的出席,这想法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侮辱。

特朗普一看“谈判艺术”在中国玩不转,搞砸了,唯有赶紧找台阶下。

很快,白宫宣布波兰新总统将在9月3日访问美国,多么完美的一个“档期冲突”,让懂王可以体面地对外说,不是我不想去,是有更重要的事。

西方人不来,不代表不关心,都知道他们向来是拿着放大镜看中国的,平常没事都能给你找出点事来,更别说阅兵这种大事了。

这段时间,五角大楼的外卖披萨订单估计都翻倍了,当阅兵消息一出来,无数双眼睛就通过卫星盯着,一帧一帧地分析,毕竟这些年东大的军事发展有目共睹。

特朗普从预演视频里看到解放军整齐划一的步伐,心里有点酸。既然吃不着葡萄,也无法把别人的场子搅黄,那就另开一场更牛的,把风头全抢过来。

据《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报道,特朗普看了中国“93阅兵”预演视频后深受“刺激”,下令美国海军在今年秋季举办一场更大规模的海上阅兵。

想法挺好,但问题是距离美国陆军“令人失望”的阅兵仅过去了数月。

这场为祝贺特朗普79岁生日,“顺带”庆祝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的大阅兵,钱花了不少,4500万美元,可效果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拉胯。

那天在华盛顿,场面堪称一个尴尬,特朗普和一帮高官躲在巨大的透明防弹罩子后,一个个面无表情,国务卿甚至当场打起了哈欠。

镜头扫到观众席,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跟个社区组织的活动一样;行军队列不相伯仲,近七千名士兵的队形松松垮垮,步子乱七八糟,有人边走边扯衣服,有人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像是临时从床上抓来的壮丁。

更奇葩一点,阅兵现场的军乐,和全美几十万抗议者“不要国王”的抗议口号声混在一起此起彼伏,这哪是国家庆典,分明是特大统领的私人派对,而且还是个搞砸版的。

有了陆军的惨痛教训,特朗普把宝全押在了海军身上,他要求场面要大,气势要足。

可阅兵这种大事,不是简单一道总统行政令,想办就能办的。

先说后勤,美国海军能动的三艘主力航母,一艘在波斯湾,一艘在南海,一艘在地中海,忙着呢。就算马上掉头开回家,最快也得45天,还不算维修、集结、排练的时间。

中国的九三阅兵准备了好几个月,每个动作都卡着帧,而特朗普这个海上阅兵,从计划到执行,满打满算不到两个月,纯粹为了赌气硬上。

钱也是个大问题。

上次陆军阅兵就被骂“烧钱的嘉年华”,而这次海军阅兵预算至少要5000万美元,这里还没算上调动舰队的油钱。美国政府都快揭不开锅了,再搞这种面子工程,不被骂死才怪。

更为尴尬的是,万一到时候主力航母回不来,只能拉几艘小驱逐舰凑数,那场面估计又会被网友嘲笑成“水上儿童节”。

说到底,这两场阅兵的里子完全不同。

九三阅兵,是为了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告诉全世界和平有多珍贵,而特朗普的阅兵,更像个输了游戏上头的小孩,见不得别人好。

特朗普也许能靠这抢几个头条,但真正的影响力,不是靠几艘军舰就能撑起来的。

“上三常”同一年阅兵,多难得的机会,怎么偏偏美国先拉了胯?

根子在哪?在那个曾帮美国打赢二战、拖垮苏联的军工复合体上,现在已经锈得掉渣了。

二战后,为消化庞大的军工产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等巨头和政府捆绑在一起,把国家拖进长达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

冷战结束了,它们又熟练制造出新的敌人,让军费一年比一年高,自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军费累计支出超过14万亿美元。可这些天文数字军费,大部分没有转化成战斗力,而是通过一种“合法腐败”,被一层一层分掉了。

由此冒出了各种平账仙人:

美国国防部花4300万美元在阿富汗建个加气站,成本是正常价格的140倍,结果当地人根本用不起;

一百万美元一枚的战斧导弹,拿去炸几十美元的帐篷;一个马桶盖一万美元,一包螺丝九万美金,一架F-35卖1.1亿美元,里面有3000万是给空军的回扣。

还有将军们前脚退役,后脚就去军工企业当高薪顾问,而这种旋转门的玩法,是写进美国法律的“合法行为”。

当赚钱压倒了质量,衰败自然成了必然。

拿近十年最拉胯的波音来说,自从被一群只懂“降本增效”的经理人接管后,这家百年老店就开始了自毁之路——

大部分零件外包,谁便宜给谁做;把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全解雇了,为迎合政治正确又招了一堆没经验的“多元化”员工;

在最重要的质检环节,把一架飞机的质检员从15个砍到1个,结果显而易见,客机飞着飞着门掉了,造出来的战机军方不敢接收。

甚至连军队建设都出了大问题,美军队伍接近七成士兵超重或肥胖,军方没办法,只能悄悄把肥胖标准往上调,用修改定义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一个帝国开始从内部腐烂时,再华丽的阅兵,也盖不住那股虚弱的味儿。

当然这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美国军事体系都在萎靡,垮塌,就算再给他一次阅兵机会,结果估计也一样。

更难蚌的是,这不是个例,而是整个西方世界都这德行,甚至更拉垮。

跟80年前比,现在的欧洲军就是个笑话:

德国军队演习用扫帚棍当机枪,还被曝光大量弹药失窃、违规采购军火等丑闻;双雄之一的法国,国防力量缩编严重,连维持国内治安都费劲;一二把手都成了闹剧,其余欧盟国很难好到哪里去。

说句不好听的,乌克兰军队已经是欧洲集团里唯一有实战经验的军队了。

此消彼长,纵观世界,谁进步谁退步,清晰明了。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天安门城楼几张收起来的椅子感到失落,是还没治好“媚外”的病根,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从来不需要靠别人的认可来证明。

几张空椅子,只能说明一个旧时代的背影,正慢慢远去。

来源:智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