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是老年群体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现实中却呈现出一热一冷的景象。记者在端州区城西、睦岗、城东、黄岗等街道部分社区的老年人服务中心采访发现,有的设施贴心、活动丰富,深受老年人青睐;有的或设施简陋、或服务冷淡,多数时间冷冷清清,利用率低。业内人士指出,
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是老年群体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现实中却呈现出一热一冷的景象。记者在端州区城西、睦岗、城东、黄岗等街道部分社区的老年人服务中心采访发现,有的设施贴心、活动丰富,深受老年人青睐;有的或设施简陋、或服务冷淡,多数时间冷冷清清,利用率低。业内人士指出,运营模式、资源投入等是造成差异的关键,而如何优化布局、满足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有场所配套齐全活动丰富
跳舞、排练、聊天、打牌、下棋、看书……在城西街道百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在这里快乐上演,成为周边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记者看到,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分成了几个区间,其中主要活动场地的面积占了一半,里面设有舞蹈区域、图书柜、投影仪、适老化多功能桌椅等,宽敞明亮,连地面也铺着防滑地垫。在独立的卫生间,马桶旁边配置有可活动的手扶式装置,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
“服务中心想得很周到,从地面防滑、卫生间的便捷等方面,配置得很齐全。”经常到这里和同龄人玩耍的叶伯高兴地对记者说,他们玩的扑克牌,面积也比一般的纸牌宽大,方便视力不好的老年人辨认。
最令老年居民感到开心的是,服务中心每周都安排有详细的活动内容,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参与。记者采访当天,现场正举行健康讲座及理疗服务,服务中心邀请了保健医生,针对老年人关心的运动、饮食等问题进行讲授。数十名老年人听得很认真,还不时提出问题,保健医生耐心回答。
8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城东街道和平社区东骏名城老年人服务中心,只见二楼设有舞蹈室和唱歌厅,配套有播放器、空调、风扇、电视机等设备,一群老年人正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唱歌,一会跳舞,十分开心。
“我们早上9时就过来了,一起过来玩的都是老邻居、老相识。在小区有这样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真的很好,我们非常满意。”林姨高歌一曲后,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城东街道和平社区的老年人服务中心,不少老年人在开心聊天。记者见到,这里空间宽敞明亮,室内桌椅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整洁,设有笔墨纸砚,供爱好书法的老年人挥毫泼墨,还有棋牌、书籍、电子琴等设备,能满足不同兴趣的老年人需求。
有场所设施简陋服务欠佳
然而,不是所有的老年人服务中心都能发挥其作用,令老年人满意。记者走访发现,部分老年人服务中心利用率不高,有的冷冷清清,有的遭老年人吐槽。
8月27日,在黄岗街道双东北社区的鸿景悦园老年人服务中心,记者见到,里面面积不大,没有卫生间,设施相对简陋。现场除了一名工作人员外,并没其他人。据工作人员称,一般上午很少有人过去,下午才有老年人到场打牌、下棋。
位于新元社区的海伦堡小区老年人服务中心,设有长者饭堂和休闲娱乐室,里面放置有几个简易的健身器材。不过,记者在现场停留期间,除了值班的工作人员,并未看到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任何人过来休闲娱乐。工作人员解释,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是社区长者饭堂,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在固定的用餐时段过去,其他时间很少有人到场娱乐。
“服务态度一般,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提到辖区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家住睦岗街道锦绣山河小区的陈婆婆摇了摇头。她对记者说,退休后曾到位于西湖路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发现里面冷冷清清,除了值班人员外,没见到其他人,而且工作人员态度有点冷漠。
8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该老年人服务中心见到,对着公路的大门和玻璃窗都贴上了磨砂纸,看不到室内的场景。推开进去,里面设施较完善,如桌椅、书籍、按摩椅、茶几、电视机等,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值班。
这名工作人员提到,平时很少有人到该服务中心活动,“可能下午会有人过来。”然而当天下午记者再次到达现场时,里面除了工作人员,依然空无一人。受访的小区老年人告诉记者,服务中心偶尔举行义诊等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静悄悄”的。
探寻差异原因,聚焦优化布局
为什么有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很受欢迎,有的却遭遇冷落?有业内人士透露,有的社区和企业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活动多了,内容丰富了,服务好了,自然会吸引老年人过来。而更多社区是自力更生,资金、人手有限,为减少水电费等各项支出,只能让老年服务中心处于摆设状态。
百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管陈翠虹告诉记者,该服务中心坚持全年开放,以“政府指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模式运作,政府给予运营指导和一定的补贴,企业即中壹康养公司无偿提供场地,免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并通过号召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共同参与,以“公益+普惠推广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助餐配餐、文体康旅等维持运转,最终达到老年人开心、企业受益的双赢目的。
部分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到,如果仅由社区居委会主导,则会遇到经费和人手紧缺的困境,周末及节假日没有工作人员值班,难以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活动,缺少连贯性。而有的活动中心距离小区相对远,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干脆就不过去了。
采访发现,很多受访社区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设立老年人服务中心,老年人们主要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小区休闲处等娱乐。
有受访者提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群体对社区文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进一步优化老年人活动中心布局,让更多社区老年人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服务,成为亟待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
来源:知肇分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