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间含“审”韵 AI绘“农”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21:13 1

摘要:近日,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学院“智汇审途”实践小分队来到淮安市,开展了一场扎根实践的研学之旅。这支由本科生、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团队,带着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田间地头捕捉数据细节、在审计一线探寻技术落地路径,用青春视角为农业农村审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

近日,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学院“智汇审途”实践小分队来到淮安市,开展了一场扎根实践的研学之旅。这支由本科生、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团队,带着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田间地头捕捉数据细节、在审计一线探寻技术落地路径,用青春视角为农业农村审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

立足实践沃土,洞察数据关联

在淮安农校试验田,农学老师手持农作物,为团队详细讲解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与培育方式。队员们俯身观察辣椒的生长状态,细致对比韭菜与韭苔的培育差异,并不时追问种植细节,沉浸式感受大豆发酵肥等制作工艺。

在农学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的笔记本很快写满了带着泥土气息的记录。这些看似琐碎的农耕细节,在审计视角下都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重要数据。

聚焦理论研讨,推动技术融合

带着满满一本“田间笔记”,小分队走进淮安市审计局进行交流。淮安市审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田间实地调查是提升农业农村审计质效的关键,扎实审计工作要关注农业生产一线,以扎实的一线数据和科学分析保障监督质量。随后,实践队员们结合前期调研中遇到的疑问,与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队员们关心的乡村振兴审计重难点问题,工作人员介绍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和项目效益评估的具体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解析了审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探访智慧养殖,助力产业振兴

为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洪泽团区委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洪泽区西顺河大闸蟹产业园。“通过这个智能化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喂饵、增氧等智能化养殖,同时还可以将不良状况第一时间进行预警,便于了解池塘的实时情况。当然,这个平台也在实时更新,之前我们使用的无人投饵船,现在已经在向无人机投饵进行转变。”负责人为队员们介绍了大闸蟹大数据养殖平台的基本情况,依托养殖平台,养殖基地已实现“智慧塘”建设。

团队成员移步户外,实地了解大闸蟹的养殖情况。通过精准管理,可以控制饵料成本、降低病害风险、检测净化水质,并优化水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养殖效益的双赢。西顺河大闸蟹产业园依托洪泽湖优良生态,进行智慧化农场建设,发展高品质生态养殖,打造“洪泽湖大闸蟹”这一市场认可的地区品牌,着力塑造品牌效应,并将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铸成“金螃蟹”。

开拓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团队成员还依托江苏省“鲲鹏计划”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开展农业农村相关问题的国别研究和学术交流,与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当地公民围绕各国乡村发展现状与审计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这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漫步在田间地头,深刻感悟农产品生产的真实肌理,深刻感悟到技术发展最终要落到“守护农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实处。“智汇审途”实践小分队带回来的不仅是一本实践日志,更是一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队员们表示,在今后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中,脑海里会浮现出蔓间育苗的生长节奏、空心菜的特性等数据,这些来自田野的真实细节,将成为他们探索专业知识的重要坐标,激励他们用专业所长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张晋津、李庭燎、杨广东、范杰、韩秋玥)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