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观察|南通主场“进化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20:45 1

摘要:作为建筑之乡,南通铁军全国各地建造了无数体育场馆,自己却没有真正的奥体,这是个遗憾,也是“苏超”开赛以来的最大痛点。毕竟,南通队九战九捷风光无限,但主场容量却没能“遥遥领先”。有人评价南通:“观众最少,球队最强。”

31996人——这是8月31日晚,南通队主场迎战苏州队的现场观众数。

南通主城区新主场亮相即“燃爆”,也是“苏超”开赛以来,南通主场现场观赛人数首次突破3万人。

当然,这个数字跟省会“南哥”没法比。南京奥体中心动辄涌进6万余人,一再刷新中国业余球赛观赛人数纪录,南通主场馆的极限安全容量也只是其一半多一点。

作为建筑之乡,南通铁军全国各地建造了无数体育场馆,自己却没有真正的奥体,这是个遗憾,也是“苏超”开赛以来的最大痛点。毕竟,南通队九战九捷风光无限,但主场容量却没能“遥遥领先”。有人评价南通:“观众最少,球队最强。”

但是,作为驻通媒体,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南通一直在努力!

曾记得,5月24日,第一个主场,南通队在南通大学的体育场迎战常州队。现场连坐带站水泄不通,全部观赛人数也只有2000余人。虽然当时球队在场上势如破竹,现场球迷乐得“忘记了表情管理”,但市领导说,“现场播报现场观赛人数只有2000余人时,非常汗颜”。

于是,第二个主场,转到了南通足球训练基地海门中心,此前是中乙球队珂蒂缘的主场。设施不行就改,座位不够就加,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几乎是见缝插针加座位。利用赛制轮空的宝贵时间,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干、夜以继日干、干字当头干。终于,6月29日晚,南通队在海门新主场迎战宿迁队,现场涌入21583观众,共同见证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这一场抢票的人有多少呢?67万!

当一票难求成常态,南通人相互打招呼不再问“吃了没”,而是“有票么”?毫不夸张地说,“苏超”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成了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观赛需求和有限的球票供给之间的矛盾!于是,南通又绞尽脑汁,定要让主场再扩容。

这一次是在如皋——中甲球队南通支云队主场所在地。又是紧急改造加座,主场氛围营造,赛间创意策划……7月19日,南通新主场如期亮相,南通足球训练基地如皋中心迎来了与苏北劲旅盐城队的“榜一之争”。当天,大屏上显示现场观众达26383人。

或许,这个数字仍不够“耀眼”,与南京、苏州、徐州等地大场馆比起来还嫌“小家子”,但这已经是场馆所能容纳的“上限”,也是南通当时能够努力做到的“极限”。鲜为人知的是,最多可增多少座位,怎样最大限度放票……甚至“惊动”到市主要领导层面,一张票一张票亲自“算”出来的。记者了解的一个事实:就连赛事举办地如皋,那一轮比赛也只分到了4张权益票。

面对“票少”的质疑,南通大大方方晒出“台账”:两轮共136万人参与抢票,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共有26383个座位(原有座位25271+加座1112),其中,安保及容胀座位1400个、客队、媒体、赞助商权益票4100张、市县统筹、外商嘉宾等1893张、啦啦队及青训队团购票2700张、两轮向社会售票16290张(第一轮10057张,第二轮6233张)……这一晒,晒出了公开透明,更晒出了严谨认真的南通诚意——球票分配细化到个位数!把更多球票给到外地球迷!

如皋基地的两轮主场期间,细心的市民群众发现,位于崇川主城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在悄然施工改造。这处体育馆被称作“南鸟巢”,独特的开闭顶设计,可以实现晴开雨闭,它是我国首座也是最大的采用巨型活动开启式屋盖的体育场馆。尤其在炎炎高温下,将给“苏超”观众带来极致的观赛体验。

消息不胫而走,直到成为现实——8月31日,南通队与苏州队的比赛,终于如愿回到市中心“南鸟巢”。终于,现场观赛人数突破3万人。当天,天公也作美,雨过天又晴,“南鸟巢”顶棚大开大合,在亿万观众面前狠狠秀了一把。以至于,开闭一次要花费多少成本,都变作一道“物理题”,成了网络上的热梗。

至此,南通主场几经变迁,不断进化,现场观众从2000多到3万多,成为“苏超”独一无二的现象。纵览南通主场“进化史”,几大看点值得一说——

一是:永远把“歌唱祖国”挺在最前面。自海门基地以来,每一场主场比赛之前,一面巨大的国旗缓缓铺展,万众齐心《歌唱祖国》成为“标配”,风靡“苏超”。

二是:永远把“好座位”都给到客队球迷。场馆主席台附近区域一般是最佳观赛位置,我们媒体观察到,每一场这里都是客队球迷的“专属区”。把最好的给客人——这是南通人的待客之道,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和格局。

三是:永远有“想不到”的文化创意呈现。踢的是足球,赛的是文旅。激光秀、歌舞秀、开锅秀、世冠群、童声里的中国……每一轮主场,都是一次江海文化的“大秀”。主场所在县(市、区)也都使出浑身解数,亮出十八般武艺,你有非遗我有潮玩,你办得精彩我要更加精彩。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在球票常态紧缺之下,南通率先提出“全域皆主场”理念,并付诸实践。

“全域主场”,意味着每个县区都拥有组织好大型赛事的能力。几万人急聚急散,交通安保、创意策划、后勤服务都是一场场“大战”,更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统考”。目前来看,每场考试每家都得了“高分”。

“全域主场”,要求把“第二现场”办好办出彩。在南通,线下观赛点遍布城乡,市民广场、城乡街巷、酒店商超、社区公园……每一处都是人山人海,丝毫不逊现场氛围,每场比赛都有数十万市民在“第二现场”呐喊助威。

“全域主场”更要求全城总动员、人人都出力。工作人员星夜送水,志愿者热情服务,安保人员众志成城,单位停车场敞开大门,“雷锋车队”免费接送……从党员干部到市民群众,个个都是“主人翁”,人人都为主场出力发光。不仅如此,南通主场还由“绿茵场”扩大到“文旅场”“发展场”。“南鸟巢”沸腾当天,78.1万人次游客给城市带来4.3亿元旅游消费。跟着“苏超”游江海,拉动全域消费,绽放全城魅力。

有这样的主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南通队的小伙子们,个个打了“鸡血”一般,要把每场比赛都当决赛去踢,势如破竹剑指十二连胜。也因全域皆主场,南通队每场比赛犹如“过节”,赛事直播全网超2000万人次围观,外地游客和文旅消费节节攀高。

置身南通主场,当听到全场高歌《光荣属于南通》,当看到“七虎竞南通”展牌整齐列阵,当“竞涌江海,逐梦未来”八个大字跃入眼帘,当大屏上的比分不断跳动变化……山呼海啸中,记者的脑子里只蹦出一句话:这样的主场,你怎能不热爱?!

来源:南通蔡正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