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恭喜何广智夺得《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总冠军。看着何广智夺冠,我突然想起《无间道2》里的某个场景,余文乐被假意清除出警校,教官大声询问,有没有人想和他换,陈冠希深情地望着铁栏外的世界,喃喃自语道,我想和他换。
恭喜何广智夺得《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总冠军。
看着何广智夺冠,我突然想起《无间道2》里的某个场景,余文乐被假意清除出警校,教官大声询问,有没有人想和他换,陈冠希深情地望着铁栏外的世界,喃喃自语道,我想和他换。
当徐志胜看着何广智在聚光灯下闪耀,他内心有没有想过,「我想和他换」?
徐志胜无疑是目前这帮脱口秀演员中「商业价值」最高的人,但从他只言片语中,大概透露出,他想在脱口秀这个行业取得某些成就,但他「久疏战阵」,脱口秀水平「每况愈下」。
何广智无疑是目前这帮脱口秀演员中「这个夏天」最快乐的人,但从他只言片语中,大概透露,他也想当「品牌挚友」,言外之意,他也想像徐志胜那般具有「商业价值」。
「求之不得」,大概是人生常态。
不过,也没啥感伤,这俩人都过得挺好,比普通人「好一大截」。
脱离虚幻的综艺,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闲话少叙,简单聊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12期(下),也就是总决赛第二轮。
本期,我个人比较钟意小奇、漫才兄弟、何广智,排名分先后。
小奇,真的「很强」。
本期,他叙述自己「在离异家庭」成长经历,「把悲剧当成喜剧」叙述的演员,可以学习一下小奇的处理,基本上没什么「道德压力」。
问题在于,在线上,他有些比较低俗的梗没办法呈现,以及,在线上,在「大家普遍道德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他的段子,可能引发某些人的「道德洁癖」。
漫才兄弟,真的挺不错,这俩人两季以来,一直保持高水准。
问题在于,「漫才」这种形式,虽然题材可以不一样,但「手法」基本一样,会有一种「审美疲劳」。
漫才兄弟也想突破,我感觉本期,他们的表演有突破,但是,我怎么感觉突破到「喜人奇妙夜」了,也就是「Sketch」(素描喜剧)。
还有一个终极问题,我一直想问,「漫才」和「脱口秀」一起竞争,合适吗?
何广智,虽然在我心中,他本场排「第三」,但是,他这个冠军当之无愧。
我一直认为,该节目,衡量冠军,肯定不能以一场做尺度,纵观本季,以及纵观节目这么多季,何广智值得这个冠军。
你看隔壁,网传冠军是「翟佳宁」,多少人不满?
这是比赛,同时也是一场秀,是「秀」就得满足更多人的「期待」。
何广智本次段子基本都是「内部梗」,不过,到决赛第二轮,我个人对「内部梗」接受度更高一些,觉得「无伤大雅」。
何广智的段子,就是一段「获奖感言」,幽默地叙述,这些年他与脱口秀的故事。
当然,如果你不了解何广智,不了解这个节目,可能体会不到其中韵味。
再聊聊另外两位演员。
呼兰,作为「脱口秀老大哥」,他进行开场,这是一种「担当」。
段子内容没啥可说,本季,我对呼兰比较「苛刻」,他虽然有「担当」,但我对他的段子质量不甚满意。
对于呼兰,真的很难评价,一方面,他早已证明自己,却愿意陪伴节目,也坚持「新创作」,这份「担当」,值得敬佩,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他在创作上陷入套路化,某些观众对他陷入「盲目崇拜」。
我只能问自己,如果有下一季,你还想看到呼兰吗?
想的。
如果他说得不好,你会质疑吗?
会的。
总之,脱口秀演员,呼兰,下班了。
毛豆,我几乎质疑他一整季,我个人不喜欢他的段子。
他最后两个段子,其实有进步,他在叙述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不再是靠「编」。
饶是如此,在我这儿,他也只是达到「合格」的标准。
我看后采,大张伟说毛豆很自卑,我有一刹那觉得有些惭愧,我是不是对他太「苛刻」,但转念一想,这只是「秀」,人家过得比我好多了,我没必要产生这么多情感。
是的,这只是「秀」,我今天多次说这句话,「脱友2」结束了,很感谢它陪伴我一整个夏天,但它只是「秀」,我的生活还得继续,我们的生活还得继续。
放下虚幻,祝大家每天都能找到一点儿乐子吧!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手机排版,将就一下)。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