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悲剧:从文坛巨匠到历史的牺牲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20:35 1

摘要:老舍先生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可却因为多种原因,最终在1966年蒙难太平湖,正所谓太平湖不太平,老舍投湖既是对时局的绝望,也是对家庭再无眷恋。

老舍先生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可却因为多种原因,最终在1966年蒙难太平湖,正所谓太平湖不太平,老舍投湖既是对时局的绝望,也是对家庭再无眷恋。

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一届文联会议上民国时期的群贤毕至,唯独缺了老舍先生,作为总理的故交,他亲自批示,“一定要把老舍先生请回来”,那些老舍的亲朋故旧纷纷给远在美国的舒庆春写信,总理更是亲自发电邀请老舍回国,

据在美国和老舍相熟之人描述,老舍在接到一封信后激动的哭了,喃喃自语道:周先生还没忘记我,要我回国共商建国大计,我不能不识抬举,在这之后不久,老舍就回到了大陆。

回国后的老舍看到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社会结构还有热情高涨的人民群众,他的创作热情高涨,《茶馆》《龙须沟》等多部作品都创作在这个时期,再被赋予“人民的艺术家”称号后,老舍更是觉得共产党就是为穷人当家做主的,自己也是穷苦人出身,要为党国做出更多的贡献,此后老舍成为文坛的一块招牌,虽然经历各种运动,但都是屹立不倒,

可到了1966年,形势发生骤变,老舍也被从神坛揪下,变成了地富反坏右,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贴满了文联内外,这让老舍在情感上无法接受,难道回来建设新中国也成为错误了吗?这些委屈和不甘让老舍想回到家里找到慰藉,可他的家里也不宁静。

早在三十年代初期,老舍就和胡絜青女士成婚,可随着日寇全面侵华,他们所居住的济南城也沦陷,老舍独自离开了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子女,去到了武汉后又辗转到达重庆,在这里他负责主持全国抗敌文艺协会的日常工作,

也正是此时他和当时也在重庆工作的总理结识,看到形单影只的老舍,组织上出面给他派了一位秘书赵清阁,赵清阁在上海时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女作家,所以两人志同道合,共同创作了很多抗日题材的文章,一来二去就产生了情愫,成为一对恋人,

1942年,老舍的妻子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从济南寻夫到了重庆,老舍在知道妻子找上门后十分惊讶,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把妻子孩子接到住处,而是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劝走秘书赵清阁后才接回妻子。赵清阁不久后就离开了重庆,又回到上海。可两人的感情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1946年,老舍应美国政府邀请去讲学,送他上船的就是秘书赵清阁,此后还有传闻老舍曾写信邀请赵清阁一起赴海外定居,但不知何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而对于老舍的出轨,妻子胡絜青当然是心知肚明,但为了三个孩子,她选择了隐忍,可老舍是社会名流,就算妻子胡絜青不愿提及此事,身边却总是有好事之人用言语刺激她,这也让胡絜青感觉受到了侮辱,她和老舍的夫妻感情也越发冷淡,

在五十年代,老舍的名望如日中天,胡絜青也借助这颗大树乘凉,所以夫妻关系还算和睦,可文革开始后,老舍反而成为家里的拖累,在那个亲不亲阶级分的年代,夫妻父子反目都是正常现象,

有传闻说让老舍彻底产生轻生念头的原因是妻子胡絜青写大字报举报他和秘书赵清阁乱搞男女关系,还有在外面受了一天的批斗后回到家里,不但没有得到安慰,还被妻子带着孩子继续批,但这只是传言,没有人知道其中缘由,

老舍先生在万念俱灰之下,把一件血衣和一封信交给了妻子,独自去了太平湖,在湖边他整整坐了一天,政治理想的幻灭,家庭成员与他划清界限,让这位文坛泰斗再无眷恋,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来源:北极狼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