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龙”魔幻,大理段氏为何100多年执着当南宋小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20:04 2

摘要:看过《天龙八部》的都知道,宋朝南面有个大理国,大理镇南王段正淳潇洒风流,遍地都是红颜知己,这些红颜知己又瞒着他,给他生了一堆漂亮女儿。后来段誉闯荡江湖,遇到了一堆好妹妹。

看过《天龙八部》的都知道,宋朝南面有个大理国,大理镇南王段正淳潇洒风流,遍地都是红颜知己,这些红颜知己又瞒着他,给他生了一堆漂亮女儿。后来段誉闯荡江湖,遇到了一堆好妹妹。

小说是虚构的,但段正淳、段誉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只不过性格经历与小说中的人物设定相差甚远。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理段氏,绝对不能用常理推断。他们从立国到被灭国,全是奇葩事。

大理国的疆域大概包括今天的云南全部、贵州大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缅甸北部、老挝和越南的部分国土,面积与中原王朝肯定比不了,但是国祚三百多年,绝对长寿。

大理国的前身是与唐朝相爱相杀的南诏,唐朝灭亡倒数第五年,南诏王被杀,大长和国建立。然后这片土地不断混战,直到30多年后,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

段思平也是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相传他自创枯荣禅功、一阳指和六脉神剑,凭借一己之力让大理段式在武林中有了名号。

但是,这些只是传说。真实的段思平是没落贵族,家境清贫。但是他自己天赋异禀,用实打实的才干成为南诏大将。南诏灭亡后,新的君主认为他有帝王之相,派人追杀。

段思平为了自保,联合白族大姓和滇东三十七部,一举推翻大义宁国,自己登基称帝。

当时中原大地还处于混战局面,大理段式就在南面安稳发展,逐渐坐稳了皇位。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大理国已经经历了好多次宫廷政变,皇帝都换好几拨了。

北宋灭掉后蜀后,直接与大理接壤。虽说大理先建国,但与北宋相比,就是偏安一隅的弹丸之地,拼武力肯定打不过。于是他们主动降低姿态,要与宋朝交好,甚至主动提出,要当大宋的附属国。

接着就是魔幻的一幕。按照正常思维,致力于全国一统,有能力有抱负的开国君主,肯定会接受大理的投诚,把这个小国变成自己的附属国。或者直接出兵灭了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是,赵匡胤不这么想。他认为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南诏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消耗了国力。大理是在南诏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如果它与自己也搞拉锯战,大宋的国力也会被消耗。

北方还有燕云十六州没收回来,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最重要的地方,不能像唐朝那样被南诏耗死。所以赵匡胤用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

宋朝不想与大理扯上关系,换做其它小国,比如南越,如果汉朝不搭理他们,南越国的君主一定很开心。他们可以世代自立为王,过上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生活。

可是大理不这样。北宋不搭理他们,他们却拼命与北宋扯上关系。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等等,一直到亡国之君宋徽宗,大理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想成为大宋的属国,希望得到大宋皇帝的册封。大宋皇帝呢?因为有宋太祖赵匡胤的祖训,对大理的使臣一直好吃好喝招待,但册封这件事,就是不回应。

两个国家,一个一直高冷,端着,把送上门的小弟拒之门外。小弟一点不气馁,连续上百年坚持不懈,就想得到大哥认可。

是不是挺有意思?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

前面说过,段思平是联合白族大姓和滇东三十七部推翻的大义宁国。他登基称帝后,自然要对这些功臣进行封赏。高氏董氏这些世家大族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段思平去世后,儿子段思英继位。第二年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就联合相国董迦罗发动政变,段思英被迫退位出家。

如果是中原王朝,政权斗争的失败者早就被杀了。几乎同一时间的北宋,赵光义登基后,赵匡胤的儿子全都被排挤,死因不明。但是在大理,只要出家就能保命,也是一件怪事。

大理国一共有21个皇帝,11个出家了,占了一大半。无论是自愿出家还是被迫出家,都能证明佛教在这个国家的重要性。

大理也有科举考试,但是参加者是贵族或者僧人,平民百姓没有机会。这也能看出佛教在大理地位超然。

《天龙八部》中大理国遇到难事,国君段正明就到天龙寺请教,为了抵御吐蕃国师还直接剃度了。

当时看这段感觉这也太随意了,一国之君说剃度就剃度,没人劝,天龙寺的高僧胆子也是真大。顺治要出家的时候,整个国家,从太后孝庄到顺治身边的侍卫都在反对。还有萧衍,谁敢给他剃度?

了解到大理国的历史,在一大半国君都出家的情况下,段正明剃度没人劝,也就顺理成章了。

小说中的段正明出家了,历史上段正明也出家了,不过不是为了抵御吐蕃国师,而是被权臣高升泰逼迫,避位为僧。高升泰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

然后,奇葩的事情又出现了。

高升泰登基两年后病逝,临终前对儿子说“段氏不振,国人推我,我不得已而从之。今其弟已长,可还其故物,尔后人勿效尤也”。

都自立为帝了,国号都改了,当皇帝当到咽气,却在临死前对儿子说咱们得把皇位还回去。这还不是作秀,是肺腑之言。最难的是,他的儿子也同意。

眼看着皇帝宝座唾手可得,竟然能抵挡住诱惑,遵循父亲遗命把皇位还给大理段氏,这点令人匪夷所思。

更神奇的是,高升泰的子孙让位,但一直把持大理的朝政。可以说从段正明之后的大理皇帝全都是傀儡。

如果只有一代两代,养个傀儡皇帝很正常。可是从段正明被迫让位,到大理被元朝消灭,还有二百多年的时间。二百多年,多少代人,高升泰的子孙竟然全都甘心当国相,无人篡权,这简直不可思议。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一代曹丕就忍不住了,曹操一死他马上登基。曹魏之后的晋国,从高平陵之变司马家掌权,到司马炎登基,也才20多年。

这才是权臣改朝换代的正常时间,大理高氏竟然可以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内甘愿当无冕之王,也是挺神奇的。

返回去说段正明。他被迫让位出家,高升泰称帝。后来高升泰去世,临死前嘱咐后代要还政。于是,高升泰病逝后,段正明的弟弟,段誉的父亲段正淳,当上皇帝了。

小说中的段正淳,长相英俊,潇洒风流,武功造诣不凡,随随便便就能俘获芳心。正宫王妃和莺莺燕燕都反感他见一个爱一个,但又都不可控制的爱上他,一声声段郎叫的情深意切。

历史上的段正淳,绝对没有这么潇洒。大理国从他开始,所有皇帝都是傀儡,段正淳也是。

他的夫人姓高,就是高升泰的女儿,所以他的处境与汉献帝很像。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仅没有资本处处留情,还得时刻注意在老婆面前处处小心。

段正淳只有一位王妃,一夫一妻,一点不花心,还经常写诗哄老婆开心: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

大概是过够了这种日子,段正淳后来也出家了,下一个皇帝就是段誉。

此人叫段正严,字和誉,在位39年,是大理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也是傀儡,绝对没有《天龙八部》中那么快意风流。后来厌倦了,他也出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段誉在位期间,依然对成为大宋附属国这件事坚持不懈。他多次派出使臣到大宋,带着大理的珍贵礼物,带着一箩筐的好话,就想得到一个册封。

他最终成功了么?宋朝与大理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具体内容请移步xi ma la ya da li shi,欢迎shou ting。

来源:大力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