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烟台老年大学按照“政治立校、质量建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办校方针,围绕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新时代老年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学习活动阵地“党的领导和组织体系全覆盖”和学员党建“有组织、有活动、有品牌”的工作要求,把学员党员组织起来,把老年人才凝聚起来,
烟台老年大学按照“政治立校、质量建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办校方针,围绕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新时代老年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学习活动阵地“党的领导和组织体系全覆盖”和学员党建“有组织、有活动、有品牌”的工作要求,把学员党员组织起来,把老年人才凝聚起来,筑建“六红”文化校园,为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践行红色思想,思政培根铸魂
牢牢把握政治建校方向。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环节。以党建引领办学,把党建融入教学,用党建促进乐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读书交流、经典诵读、红歌合唱和文艺展演等,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深入社区、中小学校、养老服务机构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传播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
二、赓续红色精神,筑牢阵地堡垒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弘扬老年大学“姓党为民”政治本色和红色精神。2021年事业单位改革,烟台老年大学因势赋能,设立组织指导科,负责学员党建工作,制定实施《学员党建工作八条措施》,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提高、三年创先进”党建工作思路。组织体系全覆盖。制定《学员党组织体系设置规则》,推进组织体系横向覆盖五个学院,纵向覆盖全部班级。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批复,设立1个学员临时党总支;按照“学员专业相同、上课时间相近、50人左右”的原则设立学员临时党支部,每个班设立1个党小组;每个党支部设书记1人,委员2人。2024年秋季学员党员1680人次,设置33个学员临时党支部,175个党小组。选优配强骨干力量。按照“相对年轻、有党务工作经历、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服从配合学校安排、愿意为学校和老同志服务”选任标准,采取“调阅报名表、教学工作科推荐、组织指导科考察、会议讨论研究”考察程序,选任配强书记、委员和党小组长。每班选任1名党小组长,支部书记不兼任党小组长,委员可兼任1个班党小组长,提倡班长党小组长“一肩挑”。探索组织生活制度。紧贴“适老性”需求,组织适老化活动,增强吸引力提高参与度。依托党建基地规范组织生活,常态化落实“六个一”组织生活制度,即每天收听收看一次新闻联播;每月支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季度举办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年集中过一次政治生日;每逢涉老重大节庆和重要政治活动,党总支牵头策划活动;每年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学习教育。
三、打造红色课堂,深耕文化养老
丰富思政课教学手段,探索立体化授课模式,守正创新打造日常化、主题化、数字化和沉浸式、体验式思政课,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精研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教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发挥中层骨干作用,下沉一线、身到班级,携教案、上讲台,以“开学动员、表彰先进、部署教学、时政教育和强调安全”为主讲内容。第一课教案“一班一案”每学期更新。“第一课”与思政课融合,形成统一行动、上下联动、全员聚焦的良好局面,推动教学与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精密安排“思政微课”。发挥班级课前五至十分钟的“思政微课”主阵地作用。投资50余万元,更新17个教室智能黑板讲台,提升信息化教学功能。研讨教学计划,每个学期突出教学方向内容。精心创编“艺术党课”。发挥地域、课程、舞台和联盟优势,思政教育与文化艺术互融,创编艺术党课,开设红色课堂。胶东的红色沃土、英雄的烟台儿女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创编文艺党课提供源泉和营养。67门课程优势和老年大学21个联盟单位的师资力量,为文艺党课提供编创支撑。利用教室讲台、排练厅和银帆剧场舞台,开展“音乐、舞剧、朗诵”等红色文艺党课,以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红色课堂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四、创建红色基地,拓展教学平台
为解决学员临时党组织无固定活动场所的问题,利用楼宇连廊、走廊空间等,投入70余万元,打造10个功能区1600平方米的学习活动新平台——市离退休干部共享式党建活动基地,布设党建文化长廊,展陈党建知识、廉洁文化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擦亮“本色家园·银帆”党建品牌,增强老同志归属感、仪式感和获得感。注重制度建设。贯彻“开放融合共享”理念,制定活动联签、管理服务、红色宣讲员培训等工作制度;实施活动预约化、项目“点菜化”、管理规范化、评价常态化“四化”管理模式;提供亲情适老化保障、特色专业化讲解、周到精细化服务。注重内涵式发展。基地设有党建活动室、社团工作室、党建文化长廊、银帆剧场(讲堂),配有桌椅、大屏彩电、电脑、投影仪等活动设施并配备专职解说员。编印《党建活动手册》《“菜单式”活动一览表》《征求活动意见表》。注重扩展承载。先后接待东到黑龙江,西到四川,南到上海,北到内蒙古等90批1800余人次参观考察;服务保障市直70余个部门单位及芝罘区、蓬莱区1万余名离退休党员参加活动;为周边“五公里”离退休党组织和流动老党员过组织生活提供场所,实现了活动资源集约共用和党建场所优化共享,为高标准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被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命名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场所,2023年“思政铸魂引领红色文化校园”获山东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文明实践家园”“红色精神高地”。
五、培塑红色队伍,发挥先锋作用
认真贯彻《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打造“银帆”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学员“银帆·海星”志愿服务队,每学期开学常态化实施扩招,志愿者队伍逐年壮大,目前达7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2万小时。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引导志愿者开展爱心助老助残、关心下一代、文艺才艺展演、助力基层文化养老、非遗文化传承、医疗健康、法律援助、党建宣传和理论研究、摄影和视频制作、环境保护、交通指导、参与社区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等服务项目。提升红色宣讲队伍。把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学员组织起来,成立“银帆·海涛”红色宣讲队。每学期招募增扩红色宣讲员,提升专业素养,举办培训班,并颁发聘书。培强家风传承队伍。举办“好家庭 好家风 好传承”主题分享交流活动,组建好家风传承队伍,走进银帆讲堂、街道社区和中小学校,宣讲好家风传承故事。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优良家风”主题征文活动,集中展示优秀文稿并汇编成册,引导广大师生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教家风,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港城贡献烟台老年大学银帆智慧和力量。
六、创新红色活动,增强组织凝聚
学员党组织是联系老党员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策划和创新活动,增强吸引力和参与度,展示阳光心态银龄风采,把老同志集拢在党旗下,活动中强化组织凝聚。每逢“七一”组织过政治生日活动,2023年“七一”600余名党员参加“我与党旗合张影 晒出浓浓爱党情”政治生日活动;去年“七一”组织300余名党员开展“铭记入党时刻·颁发政治生日贺卡”活动;母亲节期间,学习传承“孟母三迁”教子故事,首次举办“好家庭、好家风、好传承”座谈交流活动。组织展示活动。搭建提供施展舞台,让每位学员展示“老有所学、学有所成”风采。“庆七一”和国庆书画展、“礼赞新时代·筑梦新征程”作品展和“奋进新征程·踔厉向未来”学习成果展;与青岛、威海、潍坊、日照老年大学签订胶东五市老年大学联谊活动协议,连续在三地成功举办3次书画摄影研学联谊活动。丰富实践活动。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赴栖霞市后许家村开展创作采风和送文化下乡活动,到乳山市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开展“学党史、强党性、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开展“踏访革命故土·追忆红色沂蒙”红色研学活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走进万华化学集团(烟台)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学习万华创业精神 携手奋进万亿新征程”思政研学活动。
责编:王瑶
来源:大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