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何以“枝繁叶茂”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10:07 1

摘要:福建福州,自古商贸繁盛。一千多年前,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中国制造”通过福船从这里走向世界,造就了“海舶千艘浪,潮田万顷秋”的商贸盛景‌。如今,这里是“万亿之城”,处处涌动着“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创新动能,全市9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

福建福州,自古商贸繁盛。

一千多年前,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中国制造”通过福船从这里走向世界,造就了“海舶千艘浪,潮田万顷秋”的商贸盛景‌。如今,这里是“万亿之城”,处处涌动着“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创新动能,全市9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和规模实力均居全省第一,成为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福州民营经济的枝繁叶茂,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涵养。近年来,福州法院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多元解纷为重点,以法治强企为目标,扎实开展惠企安商行动,着力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保障体系,化作肥沃的法治土壤,滋养着民营经济这片“森林”‌。

“被聘用以来,我已接手三个案件,均调解成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其中一起僵持5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3月7日,在福建省民营企业商会会议厅内,一场“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成员实训会正如火如荼进行,20余名调解员齐聚一堂。正在分享体会的是福建省佰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芳,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商和榕城”商会调解员。

5年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事情,可这起纠纷却始终悬而未决,把三方企业拖入僵局,发展受阻。它是如何被解开的?陈秀芳娓娓道来。

2018年9月,某房地产公司将其开发的楼盘项目建设工程发包给某建筑公司。后某建筑公司与A公司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约定A公司承包楼盘基坑支护工程,工程款支付方式为以房抵工程款,工程结束确认工程结算款。

然而,工程结束后,双方在抵款房产单价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多次协商无果后,A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某建筑公司、某房地产公司共同承担付款责任。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以房抵工程款属约定不明,某建筑公司对案涉工程款无异议,故判决某建筑公司向A公司支付工程款,并驳回A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A公司不服,上诉至福州中院。

二审合议庭通过查阅案卷、调查询问,发现各方对以房抵款并无异议,争议焦点仅在于市场波动下抵款房产单价。如果判决,A公司还是不服,案结事不了。二审合议庭认为,调解才是最优解。

半年前,福州中院倡导成立的“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成功化解一起持续8年多的纠纷,双方当事人既“结了案”又“交了情”。二审合议庭决定,请陈秀芳作为涉诉企业的“娘家人”出马试一试。

福州中院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陈秀芳介入案件调解后发现,三家公司负责人曾是好友,合作过多个项目,此次纠纷却让三方关系降至冰点。

“施工方多年未拿到款项,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利息损失。地产公司在市场波动下也是举步维艰,这样僵持下去,对你们发展都不好,希望大家能各退一步……”陈秀芳从商人视角出发剖析利弊、弥合分歧。

经过十几轮艰辛的磋商,各方差距不断缩小。最终促使各方就细节问题达成一致,顺利签下一揽子调解协议。

至此,这起纠葛许久的案子尘埃落定,衍生诉讼的隐患彻底消除,原本剑拔弩张的各方关系也悄然回暖。

企业发展需要“宁静时间”。对此,福州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企业所需做“加法”,聚焦企业所困做“减法”,把定分止争做深、做实。

福州法院惠企安商行动启动仪式。

去年4月,福州中院启动惠企安商行动,发布13条惠企安商工作措施。倡导成立“商和榕城”商事调解联盟,便是推进13条精准落地的具体措施之一。

为推进调解联盟实质化运行,福州中院广纳9家商协会、20余名调解员,创新“法官指导+商会调解+民事调解书”模式,为商事纠纷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实惠、灵活的解纷路径,力促涉企纠纷不出企业、不出商会。

“商和榕城”商会调解员成功调解一起涉企纠纷。

调解联盟运行四个月以来,福州法院累计委派案件100件,调解成功率高达60%。其中调解成功的首案入选2024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2024年福州中院牵头的“解决商业纠纷”2项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打开“创新版图”可以发现,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诸多领域以及数字技术、光电、生物医药等重要赛道,福州多项成果处于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科技“新新”向荣的背后,亦藏隐忧。研发成果被盗、员工“携密”跳槽……这些侵权行为成为阻碍企业创新的“绊脚石”。

两年前,福建省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特力惠公司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直至半年前,福州中院作出判决保护了公司创新成果,特力惠公司负责人才一展愁容。

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T平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且系统设计资料是其核心商业机密。

几年前,特力惠公司发现在宁夏的业务断崖式下跌。

“我们经调查发现,某公司作为同类竞争企业在当地中标了多个项目,且中标的软件与‘T平台’软件克隆般相似。”特力惠公司负责人说道。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前员工罗某、魏某离职时悄悄带走了“压箱底”的技术秘籍,跳槽到对手某公司后,将软件代码换个“马甲”对外销售。

2023年8月,特力惠公司将罗某、魏某、某公司告上法院。

由于被诉软件代码不对外公开,原告举证困难,福州知识产权法庭通过向律师开具调查令,通过证据保全获得了被诉软件代码。

“被诉软件是否侵犯软件著作权和商业秘密,实质性相似是关键,这恰巧也是审理的难点。”主审法官曾凤决定巧借技术调查官专业之力,穿透代码迷雾精准锁定答案。

特力惠案件庭前会议中,承办法官针对案件所涉软件代码与代理人逐行进行比对确定。

“二者在代码、数据库结构及数据库中较为不常见的字段名称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似之处,且被诉软件项目文件中出现了特力惠公司的网址、商标标识等信息。”作为该案技术调查官,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教授柯逍化身“技术翻译”准确给出对比结论。

最终,福州中院依据柯逍出具的技术审查意见,判令某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特力惠公司45万元。

“针对技术类案件中技术壁垒难以突破、耗时较长等问题,2020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借助‘外脑’高效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案件审理时间平均缩短90天,当事人诉讼成本平均减少3万~5万元。”福州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潘筝介绍。

如何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福州法院的探索不止于此。

全省首推司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17条举措,完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跨行业协同、闽东北法院跨区域协作全链条保护机制,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调中心合作,积极探索惩罚性赔偿适用标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新格局在这座城市逐渐成型,创新繁花竞放榕城大地。

今年两会,AI再一次被各大平台“置顶”成为高频热词。

“在人工智能头雁效应下,智算大有可为!”看到刷屏新闻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刚经历破产重整从寒冬中“苏醒”的上市企业——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江西子公司对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合力泰股份是福建省主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触屏显示、光电传感、电子纸显示等业务。近年来,在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合力泰股份陷入债务和经营危机。

2024年3月,合力泰股份经债权人申请进入破产程序,如在2024年底前不能达到净资产转正,将面临强制退市风险、国有资产损失、近2000名员工失业、上万名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损等问题。

是腾笼换鸟还是破茧重生?

2024年3月1日,福州中院经过充分论证,认为合力泰主营业务属于前沿科技,具有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决定对合力泰启动预重整工作。

而高频深度的府院联动,紧密衔接司法程序与行政程序,推进解决证券监管、职工安置等问题,把控各个关键节点,成为合力泰股份顺利完成预重整的关键。

“预重整期间,福州中院还首次尝试在预重整阶段引入共益债融资,以保障企业的继续经营,指导临时管理人在保障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清理资产、审核债权、招募投资人,并将重整意见申报证监会及最高法院获批。”福州中院清算与破产庭法官介绍。

福州中院召开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2024年11月22日

预重整方案得到中国证监会和最高人民法院同意批复。

11月25日

合力泰股份发布公告,通过《预重整投资协议》。

12月23日

重整计划通过。此时,距离它的“强制退市时间”仅剩8天。

12月31日

在濒临退市的最后一天,福州中院裁定确认合力泰股份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全部重整投资款到账。

合力泰股份,活了!

49.04亿元资产及68.70万平方米不动产被盘活,化解债务130余亿元,约2000名职工的就业得到保障。

如今,合力泰股份已清偿完毕确定的历史积欠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分配完成第一批偿债股票9.52亿股,电子纸板块在越南投资的工厂正式开工,显示模组业务获得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订单,经营情况稳步提升,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市场“丛林”中,长盛不衰的“常青树”引人瞩目,但总有企业逃不开“生老病死”。

针对这些“病企”,如何救治?福州法院开出的“处方”其实很简单——破产重整,让困境企业走上再生之路;盘活资源,让“病企”化解债务危机,最大限度保住市场主体。

“处方”成分却很丰富。福州中院在全省范围内首创推出“1231”破产工作机制,规范破产管理人履职;仓山法院全省首家执破直通合议庭落实“重生企业回访机制”;马尾法院推出“立审执联破”全链条工作机制;鼓楼法院在“执破直通”机制上创新提出“预警+筛查”模式,向“僵尸企业”开出全省首例《破产预警告知书》……

2024年,福州法院审结清算与破产案件1330件,帮助40家“危机企业”摆脱困境,化解涉企债务509.95亿元。

福建高院与连江法院干警走访企业。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福州法院将继续扎实推进惠企安商行动,不断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政策供给,努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省会样本’,助力福州民营经济更加‘枝繁叶茂’,成为福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福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茂和说。

供稿:福州中院

来源:福建高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