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的2024年里,你最关注的东西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俩字——收入。哪个地方的经济好,岗位福利多,赚的自然更多,为了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就来简单了解一下GDP十强城市,在2024年有哪些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的2024年里,你最关注的东西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俩字——收入。哪个地方的经济好,岗位福利多,赚的自然更多,为了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就来简单了解一下GDP十强城市,在2024年有哪些变化。
意料之中的选手,有一大半都是长三角独占的,第一名让人出乎意料,而还有仨地,首次突破了20万大关,实在是可喜可贺。整体人均GDP超过20万的,一共有7座城市。那么,此番的大洗牌中,有哪些城市的发展,让你感到心向往之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聊一聊这个话题。
TOP10:南京
这里以倒序来说,挨个介绍,先是南京。
相比起2023年,2024年的增幅,还是相当喜人的,总量上涨了4.5%。人均也有明显增幅,从18.6万元,涨到了19.37万元。
南京的这一波增幅,虽然不算太快,但是相当的稳定。传统工业方面,选择朝着高端化转型,落后的能调整则调整,或者选择淘汰。像是很多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华为、中兴这一类的大厂,还有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一步步奠定了GDP稳健增长的基础。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人换衣服打扮自己,还勉强能穿的衣服,缝缝补补不会丢掉,已经破到不能穿的,直接丢了就是,不要心疼。当然,这并不代表会对缝缝补补的衣服满意,还要想办法换上更多的华丽服装才是。
新兴产业的融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南京的发展速度起来了,尽管和榜单上其他的城市比起来,经济增速略显薄弱,但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TOP9:常州
常州的进步,十分令人满意,它就是仨首次突破人均20万GDP的其中之一。2023年为19.1万元,2024就是20.1万元了,而且常住人口比起南京少了400多万。
发展起来的契机,依然是靠高新技术的布局,以及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常州的新能源就搞的非常不错。市内有103家上市企业,而对于常州来说,这仅仅是个起点。
由于交通便利,能够达成港口贸易,还有外资和制造业投入,以及科创中心等等,补全了产业链,这些都是常州的优势,当年也多亏了能抓住发展机遇。如今,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常州在国内外都占据领先地位,早就在市场上坐稳了交椅。配套产业也十分完善,经济发展的一直很不错。
TOP8:苏州
又一个首次突破人均GDP20万大关的城市。
提起苏州,或许很多人会想到电子厂,许多大学生实习的噩梦。但这也侧面说明了,苏州的工业很发达,像是生活中常见的电风扇、冰箱、电视等家具,都能找到该地区工厂制造的影子。而且,经济发展的脚步,走的是稳健的渠道,不求多么迅速,但必须做到稳扎稳打。
2023年的人均GDP是19.68万元,2024年为20.62万元,至于苏州的人口,是千万起步的,比上面提到的两个城市要多出好几百万人。
而除了传统工业,科技的创新和对外贸易,也是苏州成功道路上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网上也有人戏称苏州才是江苏的“一哥”。遥想当年,不过是一片默默无闻的农耕地区,如今却成了地市级的工业中心,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不得不令人感慨。
TOP7:深圳
最后一个首次突破人均20万大关的选手出场了,这就是深圳,而且赶超了苏州,实在是有些让人意外。2023年,人均GDP是19.61万元,一年之后,涨到了20.68万元。
这座城市的逆袭,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过,齐心合力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才有了今日的繁华景象。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积攒了很多经验,像是高科技产品、新能源、无人机等,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更是保证了GDP的强力发展。像是交通网络,也都十分完善,对外商投入的吸引力非常高。
除此之外,深圳这几年也在电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24年进出口额的总和,达到了3720亿元,排在全国第一,甚至蝉联三届冠军。就业问题,倒是有些小烦恼存在,因为产业不断向前升级,有些在升级中被淘汰的产业,导致了市场的吸引力有所衰退,不过这也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步。
TOP6:榆林
素来有“小北京”之称的榆林,经济走向是十分好看的,2024年人均GDP也超过了20万。但有一点让人不明白,为什么该市的整体GDP那么高?而且,比起上述的城市,陕西榆林的知名度好像也没有那么广。
实际上,榆林真的不简单,自然资源太丰富了,简称家里有矿,一锄头挖地道,能挖出石油来。当然,这一比喻有些夸张,但榆林的资源更夸张。
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矿泉水、铝土矿、地热等20多种自然资源,该有的都有了,虽说储量是有限的,但仅仅拿出这一块来看,就是典型的老天爷赏饭吃,经济想要不发展起来都难。
当然,仅靠能源,经济增长是缓慢的,所以榆林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也尽早提上了日程。追求多元化的经济,尽管增长速度提升的幅度不算太大,但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增长的很稳定。
TOP5:上海
21万的人均GDP,居中,也是一个新的分水岭。
上海的经济,是对多元化最标准的诠释了,这一经融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不论是金融,还是高端产业,又或是高科技产业,再或者是国际贸易,以及航运,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优秀学生”的衡量标准,对全球的投资者而言,上海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尽管物价方面很高,但是上海的平均收入,也不算低了。就说高端的建造方面,规模十分庞大,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等,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都能在上海找到,更别说旅游业,许多外国人来中国的第一站,选的就是上海。
TOP4:无锡
除了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差异较大,人均GDP是大差不差的。
提起无锡,估计很多人都会下意识觉得,这座城市非常普通,确实,不是省会,知名度也远不如几个邻居广,更有甚者,还会被人当成小透明。但是,如果看经济层面的增长,就不得不佩服无锡了。
强悍的制造业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是无锡发展起来的两板斧。传统的工业层面,属于家底十分雄厚的那一批,钢铁制造和纺织业,都占据了足够的比重。为将来的产业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升级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该搞科技的搞科技,电商、新能源,一点一点的吸纳。虽然在这些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但无锡愿意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不论是上海还是苏州,都是很好的参照对象。
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电影、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因此,无锡的GDP增长速度,是稳健且迅速的,未来注定会达到全新的高度。
TOP3:北京
这座城市,经济强劲,不断向上发展,人均GDP实现了22万,处于一个新分水岭。
经济发展快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第一:政策优势。作为最早能吃到蛋糕的一批人,一些惠民的政策和发展模式,大多会选择北京做第一试点。无形中,经济就被带着起飞了。
第二:人才充足。最高端的两所学府,无数家庭的梦想,就在此处。清北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许多大公司抢着要的香饽饽,但他们有所成后,更愿意在北京发展,中国十分重视人才,而这些人才也得到了展现自己的平台,双向奔赴。
第三:创新力强。科技发达,基建优秀,岗位繁多,对许多求职者来说,能在北京站稳脚根,基本就到达了自己一生的巅峰。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对祖国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TOP2:克拉玛依
或许,有许多人是第一次听说这座来自新疆的小城市,但其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堪称恐怖。
2023年为25.7万,过了一年就达到了27.1万,总人口加起来不到50万。常年处在榜首的位置,这一记录持续了30年左右,即便被深圳反超过一次,也只是微弱趋势。如今掉到第二的位置,也确实挺罕见的。
该地区能够发展起来,不仅是老天赏石油的资源,克拉玛依自身的经济结构,也是值得肯定的。注重多元化发展,不能光靠石油,像是旅游业,还有现代农业,都是当地十分看重的新兴行业。在此背景下,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TOP1:鄂尔多斯
这位选手,真的意外,能在那么多的城市里脱颖而出,以人均28.6万GDP的水平一骑绝尘,只能说家里真的有非常多的矿。
鄂尔多斯的自然资源太丰富了,煤炭和天然气占了超大比例,属于资源型经济的代表城市。因为资源多了,肯定就会有人来建厂开采,一来二去的,这钱就赚到手了。而且,一环扣一环,开采之后要卖,这运输的市场不就来了吗?
当然,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还是相当明显的,尽管在多元化方面的发展,鄂尔多斯抓紧时间上了车,但距离终点站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从十强城市的进步来看,中国的经济,已经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将来究竟会发展到怎样的规模,让我们拭目以待。
信源:《时代周报》——《人均GDP十强市出炉:长三角占一半,这三个城市首次突破20万大关》
来源:电影有深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