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海岛织网护平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09:51 2

摘要:长海县小长山岛镇政法委员王春华扎根基层二十余载,用脚步丈量渔村巷陌,以担当织就平安经纬。53岁的她将法治精神融入海岛血脉,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在浪涛声中书写基层政法干部的忠诚答卷,先后荣获“辽宁省妇女系统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调解员”“大连市三八红旗手

长海县小长山岛镇政法委员王春华扎根基层二十余载,用脚步丈量渔村巷陌,以担当织就平安经纬。53岁的她将法治精神融入海岛血脉,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在浪涛声中书写基层政法干部的忠诚答卷,先后荣获“辽宁省妇女系统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调解员”“大连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织密治理网络,筑牢平安基石

基层治理的针脚密不密,直接关系群众的幸福感。王春华任职政法委员期间,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将全镇科学划分为5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她定期组织网格员培训,让这支队伍成为发现隐患的“千里眼”、倾听民声的“顺风耳”。

2024年5月,网格员排查发现村民家因村路坍塌房屋水沟堆积土石、导致房屋受潮多年的难题。她建议村书记联系农业农村部门勘测,自己积极与镇主管部门协调解决途径,经主管部门组织工程方进行整治,困扰村民多年的“心头病”得以成功解决。

针对海岛治安特点,她积极推动海岛“雪亮工程”和望海大数据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和养殖业户在陆海主要部位、重点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码头、村口、主要街道等关键位置,实现治安防控“无盲区”。整合公安民警、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6支治安巡逻队,遵循海岛生活规律和人员活动特点,定期对村屯辖区的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进行巡查管控,确保队伍巡防“全天候”。2024年,全镇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4.29%,电信诈骗案件减少33.33%,刑事案件下降23.53%,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度显著提升。

化解矛盾纠纷,守护和谐防线

面对海岛常见的养殖纠纷、薪资矛盾,王春华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她定期组织各村及各成员部门深入基层开展矛盾纠纷起底式、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化解工作。针对摸排出的矛盾纠纷隐患,总能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分析研判,制定针对性的化解措施。她深知,这些看似琐碎的矛盾纠纷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很可能会激化升级,从而影响全县的和谐稳定。秉持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她总是冲锋在前,耐心倾听群众诉求,深入了解事情原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她首创“三调联动”机制,整合司法、公安、部门和村委会等力量,形成多元化解合力。某年春节前,16名外来务工人员因企业拖欠薪资发生争执,到镇里又吵又闹,要求政府帮助协调解决。了解事情原委后,王春华一面安抚大家情绪,一面积极协调镇主管领导、司法所和公安所,联系用工方到现场共同开展调解工作,最终成功帮16名务工人员要回薪资,满意离岛。离岛前,农民工自发向镇党委、政府送来“心系农民工,讨薪路畅通”的锦旗。

辖区两户养殖业户因海上入海通道通行问题起争执,她迅速协调公安、司法等部门及村委会领导赶赴现场,安抚双方情绪,进行思想疏导,讲解《土地法》《村规民约》等,经过连续两天的耐心沟通协商,从法理人情入手,重新划定通道范围,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握手言和。“王春华调解时不偏不倚,既讲法理又通人情。”参与调解的派出所民警感叹。近三年,她牵头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

深耕法治沃土,培育文明新风

普法宣传要像海带扎根礁石,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王春华立足海岛实际,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法律进乡村”“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等活动载体,组织公安民警、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张贴标语(宣传画)、LED屏、宣传单(包)、微信群、播放法制剧等形式,把普法宣传教育贯穿于村头、滩头、码头、船头、炕头,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她还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户业户手中。

在王春华的努力下,小长山岛镇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群众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初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潮起潮落,初心不改。在海岛乡镇的岁岁年年里,桩桩件件为民排忧解难的故事,如点点繁星照亮了王春华的基层政法之路。每一次点滴行动都在诉说着一个基层政法干部的誓言——如海岛礁石般扎根群众,用法治守护万家灯火,以担当绘就平安画卷。

来源:大连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