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预定新兵、待安置期间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基干民兵、消防救援人员,以及道德模范、最美退役军人、时代新人、太原好人,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学生等800余人参与。
9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
9月1日,太原市以"赓续红色血脉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在太原工人文化宫举办全民国防教育进军营专场活动。
2025年预定新兵、待安置期间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基干民兵、消防救援人员,以及道德模范、最美退役军人、时代新人、太原好人,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学生等800余人参与。
活动创新采用"文物讲故事+对话老英雄+新兵宣誓言"的多元形式,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参与者树牢国防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弘扬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这堂国防教育思政课让历史走出课本,也让我们走进了历史。"学生代表张雅璇感慨道。
在情景朗诵《烽火岁月》中,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人民军队从诞生淬火到成长蜕变的峥嵘与荣光;在老英雄讲述的故事里,更深刻感悟到先辈们的火热信仰。
他们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抗战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活动现场,三件抗战文物静静陈列——破损的军号、磨损的会徽和泛黄的返校通知函,映照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信仰,诉说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97岁的老英雄王传德(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通讯员"小王"的原型)回忆,14岁时他伪装成卖香烟的小贩,在敌占区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惊险经历;曾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夏德荣,分享了作为电台报务员的使命与坚守;94岁的张克霞14岁加入新四军文工团,曾在战火中用快板、歌舞、标语感染战友,活动中她再次唱起当年的旋律,引得全场情不自禁合拍跟唱。
"老英雄讲述的是过去,也是我们要扛起的未来。"预定新兵李景锐说。
这场由太原市民兵及2025年下半年即将入伍的新兵共同唱响的激昂旋律与青春誓言,既是对老英雄烽火记忆的深情回应,更是一场跨越八十年的精神接力。
预定新兵任锴峰感慨:"80年前,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中取得伟大胜利。当我在现场唱响《当那一天来临》时,想告诉老兵:'过去有你们,现在有我们!'"他们誓言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牢记职责使命、苦练杀敌本领,用实际行动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当97岁的老英雄王传德讲述伪装成小贩传递情报的惊险过往,当94岁的张克霞再度唱起战火中的旋律引发全场跟唱,当预定新兵握紧右拳喊出“过去有他们,现在有我们”的誓言——这场全民国防教育进军营活动,用“老物件”里的烽火记忆、“亲历者”口中的热血故事,让国防教育从“文件”走向“生活”、从“说教”变为“共鸣”。
国防教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具体的牺牲、坚守与信仰编织而成。
太原市以“文物讲故事+对话老英雄+新兵宣誓言”的创新形式,让破损的军号、磨损的会徽、泛黄的返校通知函成为“会说话的历史”,让老英雄的亲身经历成为“最鲜活的教材”,让新兵的誓言成为“最有力的传承”。
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参与者“走进了历史”,更让他们“读懂了责任”。
国防教育需要这样的“鲜活”——只有让历史可触可感、让精神可追可及,才能真正筑牢全民国防的思想根基,让爱国强军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