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核病,作为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危害不容忽视。今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关注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接下来,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将围绕常见传播途径、如何有效预防感染、肺结核的症状、出现哪些症状需及时就医、确诊结核病后的治疗原则等大家
结核病,作为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危害不容忽视。今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关注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接下来,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将围绕常见传播途径、如何有效预防感染、肺结核的症状、出现哪些症状需及时就医、确诊结核病后的治疗原则等大家关心的11个话题,为您详细解答——
飞沫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排出结核菌,被健康人体吸入;
消化道传播:与患者共用餐具等,导致误食结核菌;
接触传播:破损皮肤黏膜接触结核菌或被结核菌污染的物品。
预防结核感染,需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患者,患者要注意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保持通风、注意卫生;保护易感人群,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免疫力低者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结核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不同部位结核病会有相应的症状。
肺结核患者的全身症状包括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非典型症状有结节红斑、反应性关节炎、疱疹性结膜炎等。
出现这些可疑症状,尤其是咳嗽咳痰超过两周,且经一般抗感染、止咳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就医。
注意:以上这些症状并非结核病特有,出现上述症状时,需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结核病治疗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
早期用药时,结核菌活跃且药物易达病灶,药物能高效杀菌并减少传播;规律服药可以维持血药浓度,防止产生耐药;全程治疗可以彻底清除病菌,防止复发;适量用药可以兼顾疗效与安全性;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降低耐药风险。
不规律用药会引发耐药,导致治疗失败,复发风险上升,出现并发症。
不规范治疗是结核病耐药的主因,人口频繁流动也会增加传播机会。
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设闹钟、用药盒等方式,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痰液、影像、肝肾功能等,监测不良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加强营养,戒烟限酒,增强抵抗力。
多数潜伏感染者不会发生活动性结核病,不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如果感染是新近发生,且风险持续,需考虑进行预防性干预。如果潜伏感染者有结核发病的高危因素,如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长期透析治疗、准备做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矽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可考虑进行预防性治疗。
风湿免疫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抵御外来病原体的能力下降;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这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进一步降低,进而致包括结核在内的各类感染高发。
风湿免疫病患者中的潜伏结核感染者更容易发生活动性结核病。风湿免疫病与结核病的症状有重叠,导致风湿免疫病患者群体的结核病更加不易被早期诊断。
结核病患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会有发热、肺部病变、肾脏病变等多系统受累。风湿免疫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一旦出现结核病,患病表现和一般人群相比将更不典型,诊断更为困难。
如果患者出现了难以用风湿免疫病本身解释的、符合结核病的症状,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主要是腰背痛,脊柱关节以外的器官受累很少见,这些患者如果出现发热、盗汗、咳嗽等症状,需要警惕结核病。风湿免疫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稳定,且没有进行治疗药物调整的情况下,出现一些新的症状如发热等,要警惕结核感染。
出现症状后,需要做以下检查:
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炎症指标如ESR、CRP;
2)风湿免疫病相关指标;
3)必要的影像检查,如胸部X-ray、CT;
4)根据出现症状的部位进行检查;
5)结核免疫学检查,如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或结核菌素皮试(TST);
6)结核病原学检查,如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
风湿免疫病患者确诊结核病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通常不应停止。
虽然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不利于结核病的控制,但如果患者完全停药,会让风湿免疫病失去控制,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应由感染性疾病专家和风湿免疫病专家详细评估病情,共同决策,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可以同时吃,而且很多情况下必须同时吃。但是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药物不良反应会增加,应密切监测;2)利福类药物会加速某些抗风湿病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的代谢,导致药物效力下降,有条件时建议进行血药浓度监测,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可选择不含利福类药物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影响血液指标等。患者在治疗早期可每1~2周监测一次不良反应,稳定后至少每月监测一次。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如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基础用药,将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儿童要根据体重调整用药剂量,注意保证服药依从性。
孕妇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风湿免疫病,稳定免疫功能状态。
确诊风湿免疫病后,建议通过IGRA或TST筛查结核感染情况,如果存在潜伏结核感染,经评估后可给予预防性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环境通风,到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