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遭遇增长困境,二季度净利润七年来首次负增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8:14 2

摘要:财报数据显示,五粮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7.71亿元,同比增长4.19%;归母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但若细究季度表现,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7.58%,创下2016年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记录。这一业绩走势与2024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去年

八年未见的季度净利润下滑,高端白酒巨头五粮液正面临行业深度调整与年轻化转型的双重挑战。

8月28日,五粮液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营收527.71亿元、同比增长4.19%,归母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

看似增长的数据背后,却暗藏隐忧: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7.58%,这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净利润负增长。

01

业绩增长乏力,主营业务承压明显

财报数据显示,五粮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7.71亿元,同比增长4.19%;归母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但若细究季度表现,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7.58%,创下2016年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记录。这一业绩走势与2024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去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1.3%和11.86%。

《观澜商业评论》注意到,业绩放缓的背后,是高端白酒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深层影响。当前行业正经历消费场景变迁,传统商务宴请和礼品市场需求持续萎缩。

据市场数据显示,第八代五粮液终端价格一度跌破千元,较峰值下跌约15%,反映出高端产品价格体系承压。与此同时,茅台凭借其不可复制的品牌溢价和独特的营销策略,在高端市场持续挤压竞品空间,使得五粮液面临更激烈的存量竞争。

从业务结构来看,五粮液呈现出“直销亮眼、经销疲软”的分化特征。上半年直销模式营收211.95亿元,同比增长8.60%,显著快于经销模式1.20%的增速。这种渠道变革虽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但也导致经销商数量同比减少20家至2510家,反映出传统渠道的调整阵痛。

在产品层面,核心品牌五粮液实现营收409.98亿元,但毛利率微降至86.45%,折射出高端产品盈利能力的边际减弱。库存周转率提升至3.24%,达到近四个半年度最高水平,显示出去库存策略初见成效。

不过,行业整体库存压力仍未完全缓解,主流大单品价格下行趋势尚未扭转,这对以价换量的商业模式形成持续挑战。所以,如何在保持高端品牌调性的同时实现消费群体破圈,将成为五粮液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命题。

02

产品结构变化,中低端产品拖累毛利

2025年上半年,五粮液产品结构呈现“量增价减”的显著分化特征。核心高端产品实现营收409.98亿元,同比增长4.57%,但12.75%的销量增幅与7.25%的均价降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高端市场量价平衡策略的调整压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低端产品线的结构性变化,以五粮春、五粮醇为代表的系列酒营收虽仅增长2.73%,但销量却暴增58.81%,与之相伴的是均价大幅下滑35.31%,凸显出消费降级趋势下市场偏好向中低价位段的集体迁移。

这种产品结构的演变直接冲击了企业的盈利质量。数据显示,中低端产品毛利率仅为60.74%,较上年同期下降1.49个百分点,与高端产品86.45%的毛利率水平形成巨大落差。这种结构性差异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承压,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至76.83%。

值得注意的是,中低端产品库存同比锐减54.05%,表面看是市场消化能力提升,实则暴露出了“以价换量”的商业模式困境,即通过大幅降价实现的销量增长,难以弥补毛利率下滑对利润的侵蚀。

在财报中,五粮液坦言,春节提前导致的备货策略调整,使得高端产品库存同比增长41.26%,而中低端产品则通过主动去库存维持周转效率。

面对这一局面,五粮液正尝试构建更健康的产品梯队。一方面通过29°低度新品“一见倾心”切入年轻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优化“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的中端产品矩阵。但短期内,如何平衡高端产品价格体系稳定与中低端产品规模扩张的矛盾,仍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现实课题。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参考山西汾酒“玻汾-老白汾-青花汾”的成功案例,五粮液亟需强化腰部产品衔接,避免陷入高端承压、低端拖累的“哑铃型”困局。

03

年轻化转型尝试,市场反应尚待观察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五粮液于8月26日祭出战略级新品29°五粮液·一见倾心,以399元/瓶的尝新价切入年轻消费市场,并邀请华语乐坛天后邓紫棋担任全球代言人。

这款酒精度仅29度的产品,标志着五粮液正式加入白酒低度化竞速赛道,其“享青春,我乐意”的slogan直指Z世代悦己消费心理。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陈翀透露,新品研发源于年轻消费者的直接反馈——他们排斥的不是白酒本身,而是传统的酒桌文化。

这一战略转型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五粮液就采用华罗庚的优选法攻克低度白酒技术难关,1986年研制的29度酒体曾荣获国家级“银樽奖”。

此次新品上市,既是对经典技术的传承,更是对当下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市场数据显示,500元价位段获得62%年轻中产认可,78%消费者偏好线下直营店体验,在搭配轻食场景中复购意愿高达85%,这些都为新品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基础。

不过,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当前低度酒市场已呈现白热化竞争态势:一方面,梅见、落饮等新锐品牌凭借互联网营销和潮流包装,在年轻群体中建立先发优势;另一方面,行业预测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吸引众多企业加速布局。五粮液虽拥有品牌和技术优势,但在年轻化表达和场景创新方面仍需突破传统思维。

新品营销策略显现出转型决心。通过演唱会+直播的“炸场”发布,结合七夕节日营销,五粮液试图重构白酒的消费场景——从商务宴请转向朋友小聚、独处微醺等轻松场合。这种场景创新与产品设计形成共振:100ml×3的礼盒装便于尝试,29度的酒精度契合“五分微醺”的悦己需求,东方美学包装则延续品牌调性。

业内人士指出,五粮液的年轻化战略承载着三重使命:通过低度化产品焕新品牌心智,以场景创新培育新一代消费者,最终实现高端白酒的价值延伸。

但短期来看,如何平衡线上直销与传统渠道的利益,应对新锐品牌的营销攻势,以及验证399元定价的市场接受度,都将成为检验转型成效的关键指标。这场传统巨头与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双向奔赴”,其市场反响仍需经历中秋、元旦等消费旺季的实战检验。

来源:看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