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迅猛,建行“慢”了下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18:00 4

摘要:曾几何时,谈起四大行的发展格局,工行之外,便是建行。规模增长、创新能力、业态搭建......甚至有一段时间,建行即将超越工行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曾几何时,谈起四大行的发展格局,工行之外,便是建行。规模增长、创新能力、业态搭建......甚至有一段时间,建行即将超越工行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犹记得有一篇关于建行的文章——《建行在下一盘大棋》,其中不仅详细阐述了建行的发展规模、逻辑、态势,也一度让市场上深入认识了其“狼性文化”。

彼时的建行,风光无两。

【科技金融说】在《田国立回归建行的这六年》中,也曾详细阐述过建行在业务层面的一系列革新,包括住房租赁、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曾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大多数银行的技术革命只是停留在某一业务端或者某一环之中,但建行不是,它的革命是全方位的,是自上而下的,是把旧有的模式彻底推翻,重新真正构建一个新的生态体系。

从过去的各方面数据也能够看到,建行的“棋局”,成效显著。然而,现在却变了。

如今的建行,正逐步“慢”下来。

特别是以农行为参照系后,迹象更为明显。

资产规模来看,早在2023年以前,建行一直位居六大行中的“第二”,甚至一度被称为“千年老二”。但在2023年三季度末,其被农行反超:彼时农行总产达到38.69万亿元,建行为37.85万亿元,打破了多年来“工建农中”的稳定格局

自此,四大行格局发生变化。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而建设银行为4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7%,两者差距进一步扩大。

回顾历史,能够看到,农行和建行总资产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21年,当时两者总资产相差超万亿,之后逐步缩小。到2023年中,两家银行的资产规模仅相差2213亿元,2023年三季度农行反超建行。

建行资产规模增势图

农行资产规模增势图

不仅是资产规模,在营收以及盈利层面,建行相比农行也“慢”了不少。

2025年上半年,建行实现经营收入3,748.31亿元,同比下降3.43%;净利润1643.2亿元,同比下降1.8%。回溯过去十年的数据,这应该是建行首次出现盈利同比下滑的情况。

从2023年以来的数据来看,建行的营收规模同比也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保持着“增利不增收”,其中,2022-2024同比降幅分别为-0.22%、1.79%、2.54%,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相对应的,净利润同比虽然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但是增幅也在逐步收窄。2022年-2024年,其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6.33%、2.34%、1.45%。

如今,直接表现为“增收不增利”。

建行营收表现

建行净利润表现

2022年-2024年,农行的营收、净利润同比虽然也没有表现出大幅的增长,但相对较稳。其中,营收在2022年以及2023年出现了一段小幅波动,但在2024年再度回温;净利润虽然相比2021年之前的涨幅也有所收窄,但依然保持正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农行已成为近几年来四大行中唯一一家能够保持业绩双升的银行。

2025年上半年,农行实现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5.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2.66%,继续保持“双正增长”势头。

农行营收表现

农行净利润表现

除了规模与业绩层面,在业务层面,也能够看到,农行发展更为迅猛。

以零售业务为例,2025上半年,农行个人客户规模、个贷余额和个人存款规模等核心指标均领跑大行(当然,大势所趋,其相关指标同比也在下滑)。

其中从零售AUM来看,农行的零售AUM已经领先建行超过1万亿,截至2025年上半年达23.68万亿,建行则为超22.04万亿。

零售结构方面,从个人存款来看,农行显然也是妥妥的“赢家”,截至2025年6月末, 农行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为37.57万亿元,新增2.60万亿元,增速7.4%。其中,境内人民币日均存款余额为30.57万亿元,新增1.82万亿元,增速6.3%,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名副其实的“存款大户”,资金实力可见一斑。

趋势在变。农行反超建行是现实,但客观来看,其实更多的是市场环境、业务转型下的一种阶段性现象。

大行的较量,其实也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的较量。

从农行的角度来看,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县域金融领域的绝对领先。

据统计数据,在中国境内,农行设有县域营业网点多达1.27万个,实现县域地区全覆盖,海拔3500米及以上网点500余个。

在当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大环境下,这上万个渗透于各个县域的网点,无疑为农行的逆势崛起埋下了伏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行“三农”县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其中县域贷款余额10.77万亿元,新增9164亿元,增速9.3%,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乡村产业、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2.70、2.44万亿元。

农行反超建行,甚至要逼近工行,其背后的核心就在于:40%的县域存款占比,构建了稳定的低成本负债端;年增25%的新型农业主体贷款需求,形成优质资产投放渠道;通过上万个服务点实现农村金融末梢覆盖,建立起了大行难以复制的渠道壁垒。

建行的优势则在于其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和较强的盈利能力。

过去数余年,建行的业务重点一直聚焦于住房贷款、消费金融以及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说。其中,作为个人住房领域的“大户”,住房贷款无疑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但这一切,都随着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以及消费环境的变化后出现逆转。

如今的建行,不得不“掉头”,开始更加注重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中间业务发展。

正如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建行董事长张金良所表示:金融是一场马拉松,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就要有能力经得起长周期的考验,而要想经的起考验,就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的认识,摈弃“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思维,更好统筹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域、发展和安全,防止经营目标单一化、片面化、短期化,实现稳健、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很明显,无论是资产规模上的变化,还是业绩增幅收窄等,或许都是建行的“有意为之”。

一切,都是由不同的发展路径决定的。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然为在县域金融有着强大客户基础和优势的农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于建行等大行来说,如何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财富管理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管理竞争,更为关键。

从另一角度来看,虽然农行部分数据反超建行,甚至也在直逼工行,但在其他一些数据上,依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虽然其零售AUM在大行之中位列首位,但是其零售存款在零售AUM中的占比较高,截至2025年上半年为85.1%,高于工行、建行的82.6%、80%。

零售存款在零售AUM中占比较高,意味着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仍需加大力气。虽然农行的零售AUM在行业之中遥遥领先,但潜在的价值仍待挖掘。

当然,这不仅是农行面对的问题,也是大行的共性问题。

大行之间的较量,或许在此时,才是真的开始。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