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大文章”的基层实践:长沙银行以“千企万户大走访”破题普惠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7:17 1

摘要:2025年上半年,长沙银行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资产总额12473.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8%;营业收入132.4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29亿元,同比增长5.05%。亮眼的数据让不少行业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长沙银行的“

2025年上半年,长沙银行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资产总额12473.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8%;营业收入132.4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29亿元,同比增长5.05%。亮眼的数据让不少行业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长沙银行的“异动”:当不少金融机构还在为“资产荒”发愁时,长沙银行却选择“走出舒适圈”,开启了一场贯穿2025全年的大走访,仅县域金融队伍,上半年就开展700多场走访活动。从城市商圈到田间地头,从科技园区到街边小店,这家湖南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用脚步丈量需求,以汗水浇灌信任,成功实现了从“等客上门“到“主动出击”的转变。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场“接地气”的金融实践如何破解普惠金融难题,又是怎样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同频共振的。

服务小微,精准滴灌:让金融“活水”流到最干渴处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金融服务的痛点,特别是批发零售、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小微企业,常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长沙银行通过此次大走访,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滴灌”式服务,真正让金融活水流到了最干渴的地方。

产品创新上,长沙银行全力“快准灵”解决融资难题,其推出的“快乐e贷”、“呼啦快贷”等线上产品,实现了“3分钟申请、0人工干预、1秒放款”的极致体验。这些产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快速评估,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为超8000户企业投放超200亿元“流水贷”,稳居全省第一。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产品,用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为评估依据,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服务破壁上,长行着力于利用前沿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能,在“线上化、数字化、一体化”上大胆尝试,打造以“时效快、流程简、体验优”为目标的“长行到家”平台。去年9月开始,长沙银行着手打造“长行到家”集中上门核实调度平台,客户线上预约,工作人员上门核实,银行服务从“坐商”到“行商”,主打一个便捷、高效。截至目前,已经有一万多个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通过“长行到家”平台办理业务,真正体验了金融服务的“触手可及”。

科技赋能上,长沙银行大力推动数据代替抵押物。长沙银行在湖南率先实现与湖南省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湘信贷”系统直联,通过运用多维度数据替代抵押担保,有效解决了轻资产企业融资困境。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长沙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22.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0%;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20.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7%;报告期内已为8271户企业提供授信1311.07亿元,实际放款514.23亿元。

聚焦产业,赋能实体:打造“金融+”生态圈

产业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银行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度对接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产业链金融、新型工业化和县域特色产业,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让我们来看看长沙银行客户经理小李的故事。某个周一清晨,小李带着团队来到湖南某智能制造产业园,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来访。之前,园区内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因为研发投入大、轻资产运营,遇到了融资瓶颈。小李团队多次走访后,为企业是身定制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成功发放贷款500万元。

“我们不只是放贷,更是为企业成长赋能”,小李说道。这句话背后,是长沙银行打造“金融+”生态圈的深度实践。财报数据显示,长沙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637.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60%;科技金融贷款余额867.21亿元,同比增长108.66%;供应链金融投放93.71亿元,同比增长15.91%。该行还计划在2025年内推动实现绿色贷款新增余额超100亿元,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200户,供应链金融余额达200亿元。

在溆浦等地,支行针对当地科技型企业众多的特点,定期举办“科技金融对接会”,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投资机构以及科技型企业共同参与,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资本与创新的精准对接。

此外,长沙银行还发起“100个犟朋友”系列品牌故事企划,聚焦于各行各业中坚持初心、执着前行的创业者与匠人,展现他们坚守信念、不妥协、不放弃的“犟”精神。凭借精良的内容制作与立体的融媒传播,长沙银行荣登2025年“城商行品牌传播力”季榜多项榜单前列,为本土企业带来可观的品牌关注度,也不断强化着“快乐银行”品牌的社会价值内涵。

深入社区,精耕县域:打通“最后一公里”

社区和县域是普惠金融的主战场,也是金融服务覆盖的“最后一公里”。长沙银行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将服务半径下沉至社区和县域,用脚步丈量需求,以汗水浇灌信任,实现了金融服务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

让我们看看长沙银行在县域市场的两个“名场面”:

在怀化沅陵,三农客户经理张玉林在接近40度的高温下走访了21户茶农。他不仅深入了解每户茶园的采茶量、加工设备情况,还为茶农提供“湘农快贷”白名单服务,帮助合作社购买烘干机,扩大了生产规模。“没想到银行的人会跑到山沟沟里来帮我们解决问题”,茶农老李感慨道。

在衡阳常宁,支行行长助理陈梦姿和同事们连续两周穿梭于宜阳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小餐馆之间。为了赢得书店老板娘的信任,他们坚持每天上门,连续拜访了4天,不仅耐心沟通,还主动帮她整理货架、梳理账单,最终赢得介绍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的机会。

半年间,长沙银行县域金融队伍足迹遍布近50个县区,通过精准对接融资需求,成功投放贷款超7亿元,并带动新增开户超1.6万户。截至2025年6月末,长沙银行县域贷款余额2291.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80%;县域存款余额2484.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0%。

长沙银行在深耕县域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将金融服务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不断向基层社区延伸。

一方面,针对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机等问题,长沙银行推出贴合老年人需要的“适老化”金融服务。比如在网点专门设立了“最美夕阳红”服务角,将便携放大镜、反诈蛋、防骗秘籍、安心卡包,以及防走失手环都展示在了共享角落,同时银行工作人员走进了社区和养老院,加大“反电诈”等金融安全教育、金融知识普及。

另一方面,长沙银行还联合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多方力量开展共建活动,教育小朋友们从小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高考期间为家长和准大学生们讲解银行卡、支付结算等知识;打造“爱心驿站”等。

长沙银行“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既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度践行,也是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生动注脚。这场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真正沉下去、走出去、融进去,才能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实体经济的最毛细血管,实现金融与实体的共生共荣。展望未来,这条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正如一位参与走访的客户经理所说:“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能装满客户”。这种最朴素的理念,或许正是做好普惠金融的"终极密码”。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