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深秋,我把最后一箱行李搬上三轮车时,回头看了一眼住了 7 年的老房子。院子里那棵我亲手种的桂花树,正落着细碎的金黄花瓣,风一吹,香气裹着往事扑面而来 ——7 年前我和老陈搬进来时,这棵树还只有手腕粗,我每天早上都会给它浇水,老陈总笑着说 “你对这树比对我还
注:本故事为网友投稿,所有情节均为真实事件,为保护投稿人隐私,文章所有中的人名均为化名,图片来源于网络。
口述人:张女士 撰稿人:天涯明月
去年深秋,我把最后一箱行李搬上三轮车时,回头看了一眼住了 7 年的老房子。院子里那棵我亲手种的桂花树,正落着细碎的金黄花瓣,风一吹,香气裹着往事扑面而来 ——7 年前我和老陈搬进来时,这棵树还只有手腕粗,我每天早上都会给它浇水,老陈总笑着说 “你对这树比对我还上心”;如今枝繁叶茂,却要见证我们的散伙。车斗里的行李不多,几件换洗衣物、一床我亲手缝的棉被,还有那个老陈当初送我的暖手宝,外壳已经磨得发亮,却还能透出微弱的暖意。谁能想到,我52岁这年,再婚 7 年的婚姻,最终会因为4000元的生活费,彻底走到尽头,连一丝挽回的余地都没有。
我和老陈是 2017年在社区养老院做义工时认识的。那年我45岁,前夫因肝癌走了 3 年,女儿在深圳做护士,轮班忙得脚不沾地,一年顶多回来看我一次。我住着前夫留下的一居室,房子在老小区的顶楼,没电梯,每次买完菜爬楼梯都得歇两回。日子不算窘迫,却总觉得空落落的 —— 晚上水管坏了,我得自己拿着手电筒找维修工的电话,听着水管滴答的声音,一夜都睡不安稳;冬天感冒发烧,躺在床上,连个递杯热水、拿片退烧药的人都没有,只能强撑着起来烧水,杯子没拿稳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我蹲在地上捡,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甚至买了新衣服,都没人跟我说说好不好看,只能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老陈比我大5岁,在机床厂上班。他前妻 5 年前跟他离婚,说是 “过够了穷日子”,儿子跟着前妻,后来在外地做建材生意,逢年过节才给老陈打个电话,有时候连电话都没有。第一次跟老陈搭话,是养老院组织给老人送棉衣,我搬着一箱棉衣往三楼走,累得气喘吁吁,脚步越来越沉。就在这时,老陈从后面追上来,接过我手里的箱子,笑着说 “妹子,你这力气小,重活我来”。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踏实的劲儿,箱子在他手里像轻若无物。那天之后,我们就熟了,一起给老人剪指甲、喂饭,休息时坐在养老院的长椅上聊天。
老陈总说 “咱们俩都一个人,家里冷冷清清的,不如搭伙过,互相有个照应”。我一开始没同意,心里总有点顾虑 —— 毕竟经历过一次婚姻,知道过日子不容易,而且我听说,再婚夫妻最容易因为钱和孩子闹矛盾。可老陈的实在,慢慢暖了我的心。知道我胃不好,不能吃凉的,他每天早上会绕两站路,去巷口那家老字号早餐店,给我带刚蒸好的小米糕,用保温袋装着,送到我手里还是热乎的;甚至我随口提过一句 “家里的纱窗该换了,夏天蚊子多”,他第二天就带着工具和新纱窗来我家,爬高上低忙活了一下午,把家里的四扇纱窗全换了新的,临走时还帮我把旧纱窗收拾干净,说 “别堆在家里占地方”。
2017年底,我们领了证。没办婚礼,觉得麻烦又费钱,就请了养老院的几个老伙计和我们各自的朋友,在小区附近的餐馆吃了顿饭。前 3 年,日子确实过得踏实,像刚煮好的小米粥,温热又暖胃。老陈手脚勤快,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去小区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专挑新鲜的蔬菜和肉,回来还会把家里的地板拖一遍,连厨房的瓷砖都擦得锃亮;我负责做饭、洗衣,他要是不忙,还会帮我摘菜、洗碗,有时候我炒菜,他就在旁边打下手,递个盘子、拿个调料,配合得很默契。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喜欢看军事频道,我喜欢看家庭伦理剧,有时候会抢遥控器,最后总是他让着我,说 “你看你的,我陪你一起看”。看到感人的地方,我会掉眼泪,他就从茶几上抽张纸巾递给我,笨拙地安慰 “别哭了,都是演的”。女儿来看我,看到老陈把我照顾得妥帖,家里收拾得干净,吃饭时老陈还会给我夹我爱吃的菜,也放心地说 “妈,看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以后我在深圳也不用总惦记你了”。那时候我总跟养老院的老伙计说 “我这辈子运气好,老了还能遇到老陈这么实在的人,以后终于有人跟我作伴了”。
可从第4年开始,有些东西慢慢变了,像一碗放凉的小米粥,再加热也没了当初的暖意。老陈的儿子要结婚,他没跟我商量,就从银行取了12万块给儿子做彩礼。我是从他跟儿子的电话里知道的,那天他躲在阳台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被我听见了 “彩礼我给你准备好了,12万,你先用着”。我心里有点不舒服,等他挂了电话,跟他说 “老陈,咱们是夫妻,这么大的事,你该跟我商量一下吧?
他却满不在乎地坐在沙发上,拿起遥控器换台,说 “那是我儿子,我给他钱天经地义,再说咱们也不缺这12万,你别这么小气”。我看着他无所谓的样子,想再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我怕吵架,怕破坏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稳日子。可心里却悄悄埋下了一根刺,扎得我有点疼。
有一次,家里的冰箱坏了,制冷效果越来越差,里面的肉都有点变味了。我跟老陈说 “老陈,咱们换个新的冰箱吧,这冰箱用了十几年了,修了好几次都不行,再用下去东西都得坏”。他却皱着眉,坐在椅子上抽着烟,说 “凑合用吧,换冰箱得好几千块,太浪费了,等以后实在不能用了再说”。我还想劝他,说 “夏天快到了,没冰箱不行,菜放不住”,他却摆了摆手,说 “行了行了,别说了,我心里有数”。
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他给儿子寄了5000 元,还是从他手机里的转账记录看到的,备注是 “给你媳妇买营养品”。我拿着手机问他,心里的火气忍不住上来了:“老陈,你给儿子寄 5000 块买营养品就不浪费,家里换个冰箱你就说浪费?咱们的日子到底过不过了?你眼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家?” 他却猛地站起来,把手里的烟蒂扔在烟灰缸里,理直气壮地说 “儿子是我亲生的,他媳妇怀孕了,我给点钱怎么了?你怎么这么不通情理?家里的冰箱又不是不能用,你就是想乱花钱”。
那次吵架后,我们的关系就淡了,像隔了一层厚厚的玻璃,看得见彼此,却再也摸不到温暖。他也不再帮着做家务,每天要么出去跟老伙计下棋,下到天黑才回来,要么在家看电视,从早到晚躺在沙发上,遥控器不离手,把我当免费保姆。我做饭时,他从不搭手,吃完饭把碗一推就走;我洗衣服时,他的脏衣服随手扔在沙发上,连袜子都要我捡起来洗;甚至我拖地时,他都不会主动把脚抬一下,还会抱怨 “你拖地能不能轻点,吵得我看电视都听不清”。我跟他说 “老陈,咱们得好好谈谈,这日子不能这么过,咱们是夫妻,得互相体谅、互相付出”,他却总说 “有什么好谈的?我又没饿着你、冻着你,你还想怎么样?”
真正让我们彻底闹掰的,是去年9月的4000元生活费,这成了压垮我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夏天,我总觉得腰不舒服,疼得厉害,有时候连弯腰洗碗都费劲。女儿催我去医院检查,我就去了社区医院,医生说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还挺严重,叮嘱我 “不能干重活,得好好休养,还要定期做理疗,不然以后可能会更严重”。我拿着诊断书回家,跟老陈说 “老陈,我这身体不行了,干不了重活,以后家里的家务你多担着点,每月的生活费你得按时给我,我得买药、做理疗,开销比以前大了”。他当时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听我说完,头也没抬,随口答应着 “你放心,我知道了,以后我每月给你 4000元生活费,保证让你安心养病,家里的活我来干”。我当时还挺感动,觉得他终于体谅我了,可现在想想,那不过是他随口应付的谎言。
后来到了该给生活费的日子,我跟老陈说 “老陈,这个月的生活费该给我了,我明天要去做理疗,还得买钙片”。他却放下手里的遥控器,皱着眉说 “我这个月给我妈交了医药费,她感冒住院了,花了不少钱,手头没那么多,先给你2000”。我有点生气,心里的委屈一下子涌了上来:“老陈,你当初答应得好好的,说每月给我4000,怎么又变了?我这月做理疗得 1000 多,买钙片和药得几百,2000 根本不够用,你让我怎么办?” 他却不耐烦了,声音提高了八度:“你怎么这么多事?”
我看着他理直气壮的样子,看着他眼里的冷漠和不耐烦,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我忍不住哭了,声音带着颤抖:“老陈,我跟你过了7年,这 7 年我怎么对你的,你心里没数吗?你衣服是谁洗的?你饭是谁做的?你生病时是谁整夜守着你?现在我生病了,你连4000元生活费都不肯给我,你还有良心吗?你当初说的‘不让我受委屈’,都是骗我的吗?”
他却猛地站起来,拿起手里的搪瓷茶杯,“啪” 的一声摔在地上。茶杯碎了一地,里面的热水溅到我的裤脚上,烫得我生疼,可我心里的疼比身上的疼更厉害。他指着我,语气里满是指责:“我怎么没良心了?你是不是想骗我的钱?是不是觉得我老了好欺负?”
我看着地上的碎茶杯,看着他狰狞的嘴脸,突然觉得无比失望,甚至有点可笑 —— 我掏心掏肺跟他过了7年,把他当成亲人,可在他眼里,我只是个 “住他房子、吃他饭” 的外人,连4000元的生活费都不值,连生病休养的权利都没有。我没再跟他吵,也没再哭,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 —— 这段婚姻,从他开始算计钱、忽视我的付出时,就已经死了,现在不过是彻底画上句号而已。
我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把我的衣服叠好放进箱子,把我缝的棉被叠整齐,把那个暖手宝放进包里。女儿知道后,连夜从深圳赶回来,看到我红肿的眼睛和地上的行李,抱着我说 “妈,咱们走,跟这种人过日子,不值得,以后我养你”。
老陈见我真要走,又开始后悔,拉着我的手,语气软了下来:“桂芬,我错了,我不该跟你吵架,咱们别散伙好不好?以后我一定好好对你,帮你做家务,按时给你生活费”。我甩开他的手,看着他虚伪的样子,平静地说 “老陈,太晚了,这 7 年我受够了,我不想再做你的免费保姆,也不想再委屈自己了。咱们俩,散了吧”。
现在,我一个人过着日子,虽然孤单,却很踏实。每天早上,我会去公园散步,跟老姐妹们跳广场舞,她们知道我的经历,都很照顾我,会拉着我一起练动作,还会跟我分享家里的趣事;上午在家看看书,或者织织毛衣,我给女儿织了一件羊绒衫,软软的,等她回来给她穿;下午去社区医院做理疗,医生说我恢复得不错,腰不那么疼了;晚上女儿会跟我视频,跟我说说她工作上的事,有时候还会寄点深圳的特产,比如芒果干、海鲜,说 “妈,你多吃点,补补身体”。
小编这里也想给那些中年再婚或者准备再婚的姐妹们提个醒:再婚不是找个伴儿那么简单,尤其是到了中年,一定要把经济问题说清楚,谁管钱、每月生活费多少、大额支出怎么商量,都得提前约定好。别最后却因为几千块的生活费,闹得散伙。
来源:小橘子励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