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什么时候开始亡的?不是崇祯,也不是万历,而是从他开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7:00 2

摘要:明朝怎么灭亡的,史学界一直吵个不停。有人说最后就是崇祯在煤山上吊,他算是这大明朝的“末代殉葬的”,还有人说万历帝二十多年不管事,是他把制度给搞崩了;甚至有人往更早说,早在嘉靖时期,大明朝就开始从盛转衰,那是关键的转折点。

明朝怎么灭亡的,史学界一直吵个不停。有人说最后就是崇祯在煤山上吊,他算是这大明朝的“末代殉葬的”,还有人说万历帝二十多年不管事,是他把制度给搞崩了;甚至有人往更早说,早在嘉靖时期,大明朝就开始从盛转衰,那是关键的转折点。

要弄明白明朝灭亡,正德皇帝朱厚照当政时是躲不开的重要环节,而嘉靖帝朱厚熜才是埋下最致命隐患的人。

朱厚照在明朝皇帝里算个特别有争议的皇帝。他不耐烦管那些麻烦的朝政,就喜欢骑马射箭、打猎、到处逛。但他出去逛也不都是瞎玩,《明武宗实录》里记载,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这几年,他至少出了六次北京,两次去宣府看边防,一次去大同安排军事,一次去榆林打仗,还有正德十四年亲自去南方处理宁王造反的事,就连正德十六年南巡的时候,他不小心掉水里染了病,最后就因为这个去世了。

他这么干,那些守着老规矩的大臣都吓得不行,好几次上书劝他,可朱厚照大多不当回事。

皇帝这么“荒唐”,确实让藩王们动了歪心思,安化王朱寘鐇在正德十年起兵想夺权,宁王朱宸濠在正德十四年也举兵造反,但这两次叛乱都不是朱厚照直接平定的。

朱厚照在关键时候也不是一点谱没有,鞑靼人来边境捣乱,他在正德十二年亲自去宣府前线,指挥了应州之战。这场仗虽然被文官们故意写得没分量,记录说明军才死了52人、蒙古才死16人,但确实靠灵活的防御把蒙古小王子逼退了,对北方也形成了短期威慑,而且他那时候还重启了关西的情报系统,加强了边防的预警能力,能看出来朱厚照也不是完全糊涂。

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在豹房去世,年仅31岁。因为他没儿子,皇位只能传给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帝。

那时候朱厚熜才15岁,以藩王的身份进了紫禁城当皇帝,可他的政治本事比同龄人强多了。他刚当皇帝就下决心改革,整顿官员风气、裁掉多余的官、理顺赋税徭役,还推进边防体系的改革,让正德朝混乱的局面好了不少,史书上叫“嘉靖中兴”。

史料里记载,嘉靖二十一年之前,明朝的财政收入比正德朝多了30%,边疆的冲突也少了很多,这时候的政绩不能被他后来的荒唐全抹掉。

可随着年纪变大,嘉靖帝的性格缺点慢慢露出来了。他迷上了方术,信道士炼丹能长生不老,把西苑改成炼丹的地方,到处找珍贵的药材,甚至逼着宫女吃丹药试效果,宫里的人都满肚子怨气。

嘉靖二十一年,十几个宫女受不了折磨,趁皇帝睡着的时候一起想杀他,虽然没成功,可彻底改变了嘉靖处理朝政的风格。之后他搬到西苑住,虽然没完全不管朝政,还通过内阁批奏章掌控大局,可花在政务上的心思少了很多,反而把更多精力用在那些玄学上。

更要命的是,嘉靖帝通过“大礼议”的争论重新把皇权抓牢后,故意让内阁变成皇权的附属品,结果监察体系不管用了。在这种制度环境下,奸臣严嵩和他儿子严世蕃能专权二十多年,到处贪污、拉帮结派,可那些敢说真话的忠臣却老被打压。

最典型的就是海瑞上书,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写了《治安疏》,狠狠骂皇帝沉迷方术、不管朝政,嘉靖气得把他关了大牢,可一直没批处决他。直到第二年嘉靖死了,当时的内阁次辅徐阶才把海瑞放出来。

在嘉靖朝的坏政策里,海禁常被人误会是他首创的,其实海禁是洪武朝就定下来的国策,嘉靖只是更严地执行而已。这政策断了明朝和外面正常的海上贸易,结果民间私商走私特别多,倭寇趁机勾结海盗骚扰东南沿海,边境的麻烦越来越大。

直到隆庆元年,明朝廷开放月港允许民间做贸易,也就是“隆庆开关”,情况才有所好转。另外,嘉靖“纵容”严嵩,本质上是想用他牵制文官集团,可客观上让官员风气坏得更快;迷上方术花了好多人力物力,单说炼丹用的“红铅”就闹出不少惨事。

还有打压敢提意见的传统,让朝堂慢慢变成了“一个人说了算”,士大夫们的批判精神也被掐灭了。

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死了,他当了45年皇帝,留给后面的是一个看着稳其实根基早空了的帝国。之后的隆庆帝虽然想改革,可当皇帝的时间短;万历帝朱翊钧即位后,靠张居正推进改革,有过一段“万历中兴”,但张居正一死,万历对文官集团的失望就变成了不上心管事。

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搞经筵日讲,改成通过把奏疏“留中”、下密旨这些方式掌控朝政,这期间他主导的宁夏、朝鲜、播州这三大战役都打赢了,能看出来他没完全不管统治的事。

可万历不上心应对,确实让嘉靖朝攒下的财政、党争爆发得更快。张居正改革攒下的钱全花光了,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流民问题越来越明显,边防军队的战斗力也一直下降。

最后到了崇祯时期,内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的军事威胁,再加上崇祯帝自己刚愎自用、决策错误,明朝已经没法挽回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带着兵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明朝就这么灭亡了。

历史的走向从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定的,崇祯只是给明朝的崩塌画了个句号,万历是把帝国推向混乱的人,而嘉靖才是让帝国从强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

嘉靖死了之后,明朝再也没缓过劲来。之后的隆庆、万历虽然有过短时间的繁荣,可根基早空了。

最后,内部的麻烦和外部的威胁凑到一块,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还是没能躲开灭亡的结局。

来源:趣史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