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新闻】上海六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牵头制定“肘关节功能障碍治疗”国际临床实践指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6:49 4

摘要:2025年8月,由我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副会长范存义教授领衔,联合亚太骨科协会手与上肢分会主席、韩国肘关节协会主席、首尔峨山医院骨科主任In-Ho Jeon教授,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

2025年8月,由我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副会长范存义教授领衔,联合亚太骨科协会手与上肢分会主席、韩国肘关节协会主席、首尔峨山医院骨科主任In-Ho Jeon教授,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名誉会长徐建光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组织中国(上海/北京/香港/台湾/陕西/四川/浙江/江苏/山东/广东)、韩国、美国、英国、比利时、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泰国、印度等亚欧美洲10国骨科肘关节专家共同制定的《Clinical guideline on the open arthrolysis for posttraumatic elbow stiffness in adult patients》,正式发表于美国肩肘外科医生协会(ASES)官方期刊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我院孙子洋与李珏宏医师担任共同第一作者。该指南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北京)发起,依托亚太骨科协会手与上肢分会,严格遵循国际指南制订标准,基于国际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根据GRADE法评估证据等级,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推荐强度。最终围绕开放肘关节松解术的指征/时机、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和并发症预防四大核心方向的13个最受关注的临床问题,形成28条推荐意见,为从事肘关节功能障碍诊疗工作的骨科医生及相关人员提供了科学、权威的实践指导。该指南也是全球首部骨科肘关节领域的循证指南。

作为该指南的核心制定团队,范存义教授课题组历经25年,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自然杰青/优青/重点项目(2项)等支持下,建立国内最大的肘关节疾病诊疗平台,提出肘关节功能重建的“破、建、防”三部曲,在病理组织精准切除、关节稳定重建及并发症防治方面实现突破,整体疗效优于Mayo Clinic,相关成果《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关键治疗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美国骨科肩肘协会前主席 William James Mallon教授在《2008-2024年全球肩肘领域回顾》高度称赞:“肘关节是骨科中的胰腺,极其复杂。来自上海的范存义团队通过发表一系列关于肘关节功能障碍病因和最佳治疗方法的论文,进一步加深了全球对这一复杂疾病的认识”。

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致力于推动骨科治疗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该指南是继马昕书记和施忠民教授的拇外翻微创治疗指南《Clinical guideline on the third gener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hallux valgus》之后,上海六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表的第二篇国际临床指南。此次在美国骨科官方期刊的成功发表,标志着我国骨科指南的制订水平已达国际标准,同时彰显出中国骨科肘关节领域在国际舞台上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未来,上海六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将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深耕骨科疾病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2025年8月,由我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副会长范存义教授领衔制定的“肘关节功能障碍治疗”国际临床实践指南正式发表。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