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南粮仓”到“田园会客厅” ——解锁太平街道现代农业蝶变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07:49 1

摘要:在临沂客户端讯春分刚过,河东区太平街道奥正市民菜园里已是一片忙碌。60岁的李先生挥着铁锨翻整土地,身旁的小孙子踮脚撒下菠菜种子。“这块地租了两年,开春翻土、播种、浇水,孩子跟着学,比上课还认真!”李先生指着不远处的露天菜地笑道,“等过阵子青菜冒头,就和老伴来摘

■“品质河东·镇街园区行”特别报道之四

从“鲁南粮仓”到“田园会客厅”

——解锁太平街道现代农业蝶变密码

在临沂客户端讯春分刚过,河东区太平街道奥正市民菜园里已是一片忙碌。60岁的李先生挥着铁锨翻整土地,身旁的小孙子踮脚撒下菠菜种子。“这块地租了两年,开春翻土、播种、浇水,孩子跟着学,比上课还认真!”李先生指着不远处的露天菜地笑道,“等过阵子青菜冒头,就和老伴来摘菜。”

这片占地百亩的“都市田园”正是太平街道农业转型的缩影。作为临沂“沿河发展”战略的核心腹地,这里曾是鲁南闻名的“河东粮仓”,如今正以“农业新六产”为支点,推动传统农业向品质化、融合化升级,在沃土上书写“农旅融合、主客共享”的新篇章。

驱车沿长春路向东,连片的日光温室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在景真鲜切花基地的120个智能大棚内,工人们正将刚采摘的非洲菊、白菊装箱。这个年产3000万支鲜切花的鲁南最大生产基地,产品直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年利润突破300万元,每个大棚年均纯收入超3万元。在沿滨河东路的2000亩优质果蔬基地和500个标准化大棚里,无公害种植的西红柿、草莓等果蔬通过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精准管理。

“高产曾是我们的金字招牌,但现代农业不能只靠规模取胜。”太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全街道4.3万亩耕地中1.3万亩转向高效种植,培育出“沂平”无公害蔬菜、“太平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这里有以大林集团、万德福冻干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球最大FD冻干食品基地,可将农产品深加工成高端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在奥正市民菜园,地块按照50平方米大小被划分成整齐的方格,菠菜、小白菜、韭菜冒出了嫩芽。负责人咸辉正和工作人员对灌溉系统等设备进行智慧化升级。“我们不仅免费提供各项农耕工具,客户还可以使用园区提供的天幕、地锅等设备,带家人边耕种边露营。”咸辉说。

这种“半城半乡”的模式,受到城市家庭欢迎。市民李女士租种地块两年,最看重“透明种植”:“菜叶上有虫眼反而安心。”眼下正值春耕,菜园里铁锨翻土的沙沙声与孩子的欢笑声交织,314块地被抢租一空,年接待亲子家庭超2万人次,带动周边采摘园、农家乐收入增长40%。

站在市民菜园新翻的菜地里,咸辉告诉记者:“今年园区还将引入钓龙虾、钓鱼等娱乐项目,增加林下寻宝环节,还有林下捉鸡、林下捡蛋等活动,增加园区的娱乐性。”

沿沂河展开的12平方公里都市农业体验区,将“农业+”理念推向新高度。作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已建成正直公园、雅·露营、立晨农庄、凤凰欢乐大世界等12个特色项目,形成“春赏花、夏采果、秋品稻、冬观展”的四季旅游动线。去年举办的首届稻田文化艺术节及各类亲子研学活动,吸引9万余名游客,带动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

“我们要打造的不是简单的农业观光,而是城市居民的精神栖息地。”太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正依托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生产+科技+文旅”融合体系,规划建设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万亩超级“城市公园”。

暮色中的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举着刚挖的荠菜奔跑嬉闹,露营区的天幕下飘来阵阵饭香。这片曾以高产著称的土地,正用新翻的泥土和拔节的青苗,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从“鲁南粮仓”到“都市田园会客厅”,太平街道的农旅蝶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的沂蒙样本。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牛 李璐

编辑:李婷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