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孟庆平:扎根农业一线 情系康平发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16:39 1

摘要:在乡镇发展的每个角落,总有这样一群人大代表——他们走村入户听民声,建言献策解民忧,把履职当作责任,把群众需求放在心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的承诺,在乡村发展的一线留下了坚实的履职足迹。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庆平优秀代表的典型故事

在乡镇发展的每个角落,总有这样一群人大代表——他们走村入户听民声,建言献策解民忧,把履职当作责任,把群众需求放在心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的承诺,在乡村发展的一线留下了坚实的履职足迹。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庆平优秀代表的典型故事。

在康平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康平县人大代表、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孟庆平。他不仅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更是农民致富的引路人,他在农业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赞誉。

深耕农业技术,助力粮食增产。孟庆平将自己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片黑土地上,亲力亲为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集成推广及各环节。持续进行玉米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和示范工作,初步确定宏硕5G822等10余个玉米新品种为更新品种。结合康平土壤、气候,筛选适配品种与配套种植技术并示范推广。

每年玉米生产季节,孟庆平总是忙碌在一线,提供科学的春播、土壤墒情、种子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指导服务。今年通过15期农业技术培训班解答农民问题超500人次,接待咨询90多人次,无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深入地块及时给予田间指导,他的手机成了农民们的“热线电话”。今年主持指导5个玉米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示范与高产攻关。

专注玉米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孟庆平针对90年代末北方玉米苗期“似虫害似病害”问题,他跑遍县内的每一个乡村、观察记录发病时间、采集病株样本后,定义了“玉米丛生苗病”,明确症状与发生规律。他提出“一控一促”防治原则 ,田间挽救率达到80.6%,挽回了玉米产量损失。他把相关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公开在刊物上发表,并将防治技术无偿传授给需要者,近几年来在吉林农安、榆树等地广泛应用。他关于“玉米干旱、玉米中后期自然灾害对产量影响”研究获国家气象科技成果登记。今年有1项科研成果通过成果评价,达“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玉米医生” 快手号,今年已发布52期玉米生产问题诊断与防治方法扥技术短视频,浏览量近10万人次,方便各地农民随时获取信息、咨询问题。此外,他多年来发表的论文被《中国知网》收录57篇,被国内科技人员在论文中引用180多次,被全国各地农业人员下载2800余次。

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自2021年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孟庆平牢记使命、积极履职,聚焦民生与发展建言献策。他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代表群众发声,2021年针对迎宾路交通岗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关于完善迎宾路交通环境,为创建县级文明城市服务的建议》;2022年针对“滨湖新城”居民停车难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滨湖新城区停车位,解决群众停车难的建议》;2023年针对科技人才创新提出了《关于激发本土人才的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2024年针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后,专业技术人员层级内岗位等级聘用晋升工作相对滞后问题提出了关于《有序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层级内岗位等级聘用晋升的建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担当。

荣誉与责任并存,继续砥砺前行。脚踏泥土,不改初心。多年来,孟庆平在农业领域付出与贡献获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奖”“省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他始终谦虚,将荣誉归于所有为当地农业发展努力的人,表示“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如今,孟庆平依然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线,奔波于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