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二十年,我算是看透了——领导嘴上夸的未必是真话,但暗地里嫌弃的绝对有迹可循。
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二十年,我算是看透了——领导嘴上夸的未必是真话,但暗地里嫌弃的绝对有迹可循。
同事小张去年父亲住院,连着请了7天年假。等年底竞聘科长岗,领导笑眯眯说:"家庭负担重的同志,还是要以生活为重"。后来才从纪委朋友那听说,考勤表上小张全年请假天数比领导多两天。
当领导给你批请假条时,他的内心戏是这样的:
这人怎么请假了?工作态度不端正!(哪怕你有正当理由)
这人怎么又请假?可能去偷偷干私活了!
这人怎么突然请假了?别是出啥事儿了吧,可别刮到我!
如果你因为总请假,在领导心里挂了号,那你就等着被穿小鞋吧,毕竟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动不动就请假的员工。
新来的硕士小李,一到午休就在办公位看书。有次被副局长撞见,还夸了他几句。小李当时还挺高兴,可到了年终评优秀,反对的正是这位副局长,理由是,在单位总看闲书,说明业务能力不到位。后来他才知道:在领导眼里,上班看书=准备跳槽=养不熟的白眼狼。
记住了:在单位
看书要包着《党建》封皮
电子书亮度调到最低,领导经过秒切OA界面。
永远别在办公位上看书,想看可以去厕所,带薪阅读两不误。
办公室小王有句口头禅:"我觉得这样不合理"。上个月班子会讨论值班制度,他列了八条反对意见。现在全处下乡调研都"优先"安排他,美其名曰"接触基层"。
单位里这样的“杠精”真是很多,什么事儿都愿意插上一嘴,这样的人是领导最讨厌的!
你对领导的话公开质疑,那就是挑战权威
如果你再比他说的有逻辑,那就更让领导难堪
而且你还据理力争,那就是破坏和谐环境了
不是说不能提反对意见,但聪明人都懂得这几个“反驳”的技巧:
✓ 先夸"领导站位高"再提建议
✓ 把"我反对"换成"可能有个新情况"
✓ 重要异议留到会后单独汇报
财务刘姐经典开场白:"我跟你们说个事千万别外传"。从养老金并轨吐槽到食堂涨价,上个月被调整到档案室时还在嘀咕:"肯定是有人打小报告"。
在单位,有很多不能明说的潜规则:
✓ 抱怨食堂=暗指领导不关心职工
✓ 吐槽会议多=质疑领导决策能力
✓ 传播小道消息=破坏组织纪律性
每天牢骚不断,负能量爆棚的人谁都烦,换个说话方式不好吗?
比如:把"烦死了"换成"这是个锻炼机会";比如听到别人八卦马上打开WORD:"哎呀,这个活儿好像没干完";工位多放点绿植,它们可是非常好的负面情绪吸尘器。
姐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二十几年,总结出几条生存法则,分享给你:
请假条要写得像请战书
看书姿势要摆得像在审稿
提意见要像在歌功颂德
聊天聊得要积极到能上《新闻联播》
记住:在单位活得最久的,从来不是最有能力的,而是最会藏住锋芒的。就像我窗台上那盆仙人掌,把水分都储存在厚实的躯干里——在体制内这片职场沙漠里,既要学会悄悄扎根,也要懂得适时开花。
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何必困在领导的喜恶里?守住本心,做好该做的,剩下的......
永远向阳而生!
来源:姐不逞强了